关于螳臂当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螳臂当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

【释义】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腿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历史典故】

一天,庄子乘着马车到友人家办事。马车在笔直的大道上奔驰着,庄子坐在车上想着自己的心事。

突然间,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只虫子在道路中央蠕动。庄子怕车轮碾压了虫子,叫车夫停住马车,让虫子先过去。可是,马车停住后,好长时间了也没有动。庄子问车夫怎么回事,车夫回答说:“一只螳螂挡在车轮前,尚不肯离开。”

庄子一听这话,觉得很奇怪,于是下车看个究竟。庄子来到车轮前一看,只见一只大螳螂正奋力地举起两条前腿,想要阻挡车轮的前进。一只虫子要比车轮小很多,螳螂虽然在昆虫中算是比较厉害的,但它的身体仍然很小,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阻挡不了车子前行,结果只能是被车轮辗得粉身碎骨。

庄子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道:“可怜的螳螂,你以为你举起前腿就可以挡住前进的车轮吗?螳臂是挡不住车子前进的。”

如今,“螳臂当车”已经成了匹夫之勇的代名词,成了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但是,我们无法忽略这只螳螂的勇气,它背后一定有它坚定的信仰支撑,唯此,它才会显示出如此的勇敢。面对苦难、逆境,我们也应该有螳螂一样的勇气和魄力,只有我们身体力行,做完一件事情,结果的好坏,能力的高低,才会见分晓。谁说不自量力不需要勇气?我们勇敢地迈出了一步,那一步也许很小,但是却能让我们看清自己,那一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也同样需要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曹操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唐睿宗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周朝,漏壶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唐朝,李靖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班超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战国,晏婴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柳公权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北宋,范仲淹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汉朝,枚乘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孔明慧眼识刺客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关于螳臂当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