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女英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关于娥皇女英的诗词有哪些?

娥皇女英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关于娥皇女英的诗词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娥皇女英简介

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嚚,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

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

娥皇女英庙: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万安村人民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特在村北为娥皇女英塑像并建庙--娘娘庙。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二,羊獬村人民出发到历山接二位姑姑回娘家,初三为正日子,在历山上接上两位姑姑在万安住一晚,初四再从万安出发回到羊獬村。

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历山人民会出动数百人到羊獬村接二位娘娘,住一晚,农历四月二十八将娥皇女英二位娘娘接回来历山。万安人民是农历四月二十八到羊獬村,四月二十九回到万安,两者在路上不相见。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和九月初九分别是两位娘娘的生日,羊獬村人民都会去历山为二位姑姑做寿。

娥皇女英的故事内容

娥皇女英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虽有其他记载暂且另论),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姐妹俩共同为舜生下一子商均。

二女嫁舜,究竟谁为正宫,谁为妃子,尧和夫人们争论不休。最后决定了一个办法,据说当时舜王要迁往蒲坂,尧命二女同时由平阳向蒲扳出发,哪个先到,哪个为正宫;哪个后到,哪个为偏妃。

娥皇女英听了父王的话,各自准备向蒲坂进发。娥皇是个朴实的姑娘,便跨了一头大马飞奔前进。而女英讲排场,乘车前往,并选由骡子驾车,甚觉气派。可是正值炎夏,牲口浑身淌汗,路过西杨村北,遇—溪水。

二女休息片刻,让牲口饮水解渴,以便继续赶路。在行进中,不料女英驾车的母骡,突然要临盆生驹,因此车停了。这时娥皇的乘马已奔驰在遥远的征途,而女英受了骡子生驹的影响,落了个望尘莫及。

正宫娘娘的位置为娥皇所夺取,女英气愤之余,斥责骡子今后不准生驹。因此传说骡子不受孕,不生驹,都是女英封下的。

后人将二女牲口饮水的地方,就叫娥英泉,襄汾县西杨村附近。

又传说,帝舜执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

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

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舜)、湘妃(娥皇、女英)或湘夫人。

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

墓前一对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

唐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故乡湖南的同志汇报湖南生产建设情况后,兴奋之余,挥笔写下《七律·答友人》的光辉诗篇。

开头就借舜和湘夫人的典故、抒发情感:“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关于娥皇女英的诗词有哪些?

一、《湘君》——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覃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爰,隐思君兮诽侧;桂擢兮兰世,囗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决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二、《临江仙》——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然。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三、《潇湘神》——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四、《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春秋,商鞅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春秋,掩耳盗铃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匹夫之勇,成语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乌鸦学语,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杨倩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汉朝,霍光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汉成帝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之后,寓言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颜回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战国,商鞅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娥皇女英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关于娥皇女英的诗词有哪些?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