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典故是什么?季布的承诺为什么这么贵?

“一诺千金”的典故是什么?季布的承诺为什么这么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季布是秦朝末年人,出生于楚地,季布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情耿直、仗义,好打抱不平,并且信守承诺,讲信用。所以很多人喜欢来找他帮忙,而他只要是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不管阻挡在自己面前的有多少的困难险阻,他都会想办法解决,所有季布有了许多的朋友,他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楚汉相争的时候,季布是属于项羽的属下,曾经由于他对项羽的献策,导致刘邦的军队几次吃了败仗。到后来项羽的军队失败后,季布一个人杀出了重围,但是因刘邦想起曾经吃亏在季布的计策下,而且觉得季布的存在就是一个隐患,本着斩草除根的想法,刘邦对他下了全国通缉令。季布虽然遭到了通缉,但因他曾帮助过的人很多,所以很多人虽然知道他被通缉了,但是都在偷偷的伸出援手帮助他,帮他渡过难关。

让季布最为感动的是,在他改头换面后,躲在一户姓朱的大户人家里去打工,朱家人发现了他就是被通缉的季布,朱家人不但不揭发他,还四处帮他掩藏,让季布相当的感动。而且朱家为了让皇帝取消对他的通缉,特意去找了汝陰侯夏侯婴去帮忙说情。汝陰侯夏侯婴跟刘邦说了一大堆关于季布的事情,把季布在楚地、梁地的好名声告诉了刘邦,让刘邦对季布这个人的没有了那么憎恨和厌恶,而且刘邦觉得汝陰侯夏侯婴说的对,有这样好名声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坏人,这样的人如果为国家所用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刘邦取消了对他的通缉令,同时又让他做了郎中,没多久,又因为他又因为他杰出的才能又改封他做了河东太守。

而季布做了河东太守以后,他的一个同乡曹邱生前来求见于他。但是季布记得自己落难的时候,曾经遭到他的推拒,路过他的家门,他连门都不让仆人打开,连一碗水都未曾给自己喝过。所以季布在知道他来了之后,就忍不住拉长了脸,觉得这个人怎么还有那个脸面来见自己?自己曾经那样的帮助过他,而自己落难的时候,他却连见自己一面都不肯,现在自己做了官,就巴巴的跑上来了?

季布觉得自己的这一口怨气不发泄出来的话,心中很难不会再有其他的想法,所以他准备好好的大骂一顿曹邱生,让他自己觉得羞愧自己曾经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但是曹邱生一进来,也不去看季布的脸有多黑,话有多么的难听,他都全盘接收着,而且也不在意,他只是对季布打躬作揖,并且拉过了季布跟他聊家常起来。季布被曹邱生这一打断就算是满肚子还有更多、更难听的话要说,这下子也说不出来了,只能倾听着曹邱生还有什么好说的。

“季布啊,你我都是楚地人,我们都是同乡,更应该珍惜重视我们的同乡之情才对啊。我曾经回到楚地,在楚地哪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得到黄金一千两,都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你以为你是怎么就的到这样的好名声?而且这个好名声还传到梁、楚这两个地方?这都是因为我和你是同乡啊,我珍视我们之间的同乡之谊,我才到处去宣扬你的名声,为你的事情到处去宣扬你的品德,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跟我做朋友呢?我为宣扬你的好名声,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对人说了多少话,而如今却换来你季布是这样对待我的,实在是让我感觉到心寒啊!”

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这些话之后,知道自己误会了曹邱生,顿时泪如雨下,对他的误解顿时全部消除了,季布也向曹邱生坦诚了自己的小心眼。后面继续说下去才知道,他路过曹邱生家的时候,他并不在家,而是在楚地和梁地为自己的事情奔波着,季布更是惭愧不已,觉得自己不如曹邱生,此后,两人成为至交好友,并且季布把他留了在自己家中几个月,并把他当做贵客来招待。后面曹邱生要返家的时候,季布还送了一笔厚礼给他。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讲信用,做到言而有信,如果你知道自己做不到,那就不要轻易去答应别人。如果你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那到头来还会有什么人相信你呢?还原到当今这个社会,不管我们做人或者做事,也不管我们做的什么行业,“一诺千金”都是属于非常重要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晋国,楚国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宋朝,岳飞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汉朝,韩信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鲁哀公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荀息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秦朝,项羽,刘邦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南北朝,智永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吴王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宋朝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主父偃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一诺千金”的典故是什么?季布的承诺为什么这么贵?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