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披荆斩棘”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披荆斩棘的成语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释义:

披:拨开。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披荆斩棘的成语故事】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起兵初期势力单薄。由于当时他的队伍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因此有人离他而去,但曾任主簿的冯异却毫不动摇,一直追随在他左右。

有一次,刘秀率领一队人马路过饶阳的芜蒌亭(今属河北),天降大雪,军士们又饿又冷,都支持不住了。晚上,冯异四处想办法才勉强煮了一大锅豆粥让大家吃,饥寒顿时消除。

又有一次,队伍来到南宫县(今河北邢台东北部),遇到大风雨,将士们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都冻得直打哆嗦。就在众人难以忍受的时候,冯异又设法找来一些柴草,让众人烤干衣服,暖和身体;紧接着他又为大家煮了麦饭,填饱肚子。在艰难处境中冯异做的这两件事,给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25年,刘秀登基做了皇帝,派冯异平定关中,冯异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当时有人向刘秀上书,劝他防备冯异权重谋反,刘秀不仅不信,还把所上的书送给冯异看,叫他不必忧虑、害怕。

公元30年,冯异从长安长途跋涉来到京城洛阳朝见光武帝。光武帝指着他对满朝公卿大臣说:“他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过去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现在还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朝见结束后,光武帝赐给冯异大量金银财宝,还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说:“我一直记着当年将军在芜蒌亭端给我的豆粥,在南宫县递给我的麦饭。这些深情厚谊,我到现在还报答不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河东狮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河东狮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宋朝,苏轼

成语“出人头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出人头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宋朝,苏轼

成语“大逆不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大逆不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汉朝,刘邦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汉朝,班超

成语“出类拔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出类拔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春秋,公孙丑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上古,愚公

成语“虚左以待”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虚左以待”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春秋,信陵君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战国,墨子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晋朝,杜预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灌夫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披荆斩棘”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