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卷八·七窍解·鼻口根原全文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八·七窍解·鼻口根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鼻口者,手足太阴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

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于心。以心窍于舌,心主臭而口主味。鼻之知五臭者,心也;口之知五味者,舌也。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三焦升则为清阳,胆木降则为浊阴。三焦陷而胆木逆,清气降而浊气升,则鼻口滞塞而生烦热,臭味不知矣。

而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浊气之降,自口而下行。盖鼻窍于喉,口通于咽,鼻者清气之所终,口者浊气之所始也。喉通于藏,咽通于府,喉者地气之既升,咽者天气之初降也。浊气不降而清气下陷,则病见于口;清气不升而浊气上逆,则病见于鼻。故鼻病者,升其清而并降其浊;口病者,降其浊而兼升其清。

升清之权,在于太阴,太阴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阳明,阳明逆则辛金不能降其浊。得升降之宜,则口鼻之窍和畅而清通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飞龙全传》第三十九回:匡胤射龙解水厄郑恩问路受人欺

《飞龙全传》第三十九回:匡胤射龙解水厄 郑恩问路受人欺

飞龙全传,宋朝

国语:鲁语·襄公如楚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鲁语·襄公如楚 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鲁语

红楼梦中宝钗在进入大观园之后,做过哪些不合规矩的事情

红楼梦中宝钗在进入大观园之后,做过哪些不合规矩的事情

宝钗,清朝

红楼梦中花袭人是如何炫耀自己的?以低调做派行争荣夸耀之事

红楼梦中花袭人是如何炫耀自己的?以低调做派行争荣夸耀之事

红楼梦

《肘后备急方》:卷一·第五治卒魇寐不寤方全文

《肘后备急方》:卷一·第五 治卒魇寐不寤方 全文

《肘后备急方》,卷一

国语:鲁语·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鲁语·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鲁语

七剑十三侠第四十回:老虔婆设金蝉巧计,沈三郎蹈杀身危机

七剑十三侠第四十回:老虔婆设金蝉巧计,沈三郎蹈杀身危机

《七剑十三侠》,清朝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都用过哪些名字?有何深意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都用过哪些名字?有何深意

香菱,清朝

七剑十三侠第十六回:除黑店兄弟相逢,明报应三娘再嫁

七剑十三侠第十六回:除黑店兄弟相逢,明报应三娘再嫁

《七剑十三侠》,清朝

《肘后备急方》:卷一·第六治卒中五尸方全文

《肘后备急方》:卷一·第六 治卒中五尸方 全文

《肘后备急方》,卷一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四圣心源》:卷八·七窍解·鼻口根原全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