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还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在选择院校专业之前,考生们一定要多加了解想要报考的院校专业信息。本文整理了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相关内容,想要报考的考生可以查阅参考。
一、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于1997年在热能工程专业招收暖通空调方向本科生,1999年在省内最早正式招收建环专业本科生。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列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安徽省本科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我校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任单位。2005年,建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科(该专业的前身)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在省内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且具有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6年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空调、供暖、通风、净化、冷热源系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燃气等方面的方案制定、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研发制造、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本专业拥有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中心,依托建筑工程学院建成建筑节能、能源与环境、通风与空气净化等三个院级研究所,现已形成建筑节能、工业通风除尘、绿色建筑技术等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来自企业、设计院的兼职教师5名。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5人,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教师10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95%。学院设有本专业专职实验员2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学士),讲师1人(硕士),专职学生辅导员4人。拥有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
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我校建环学子先后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金奖;全国第十届、十一届“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殊荣;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赛区二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建环04级本科生李智虎同学获得2008年度“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获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截止2016年6月底,有14届约1000名本科毕业生和90名硕士毕业生。从2013年开始每年招生3个标准班,其中一个班为卓越工程师班,现有在校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毕业的学生中多数已成为设计研究院和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生主要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多数毕业生从事建筑、冶金行业的空调、通风、燃气等系统设计、研发、施工、销售、检测、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约25%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升造,就业率高达98%以上。
》〉》更多安徽工业大学相关招生专业介绍信息,请查询:安徽工业大学招生专业主页;
二、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秀丽,文脉源远,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动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查看更多院校内容】
三、拓展阅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大学专业?
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下面是几个关键步骤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1.自我评估: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考虑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科和职业领域,以及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
2.提前了解:研究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就业前景。了解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职业方向和相关职业的就业前景。可以参考大学网站、招生宣传册、专业指导咨询等资源。
3.参观和访谈:参观大学校园,特别是相关专业的部门或学院。可以亲自了解专业的环境和氛围,与教授、学生和校友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就业经验。
4.实习和志愿工作:尝试参加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志愿工作。这样可以亲身体验专业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相关职业。
5.考虑综合因素:综合考虑个人喜好、兴趣、学术能力、职业前景、就业市场需求、薪资水平等因素。不仅要追求兴趣,还要有一定的就业前景和适应性。
6.咨询专家:寻求专家的帮助,例如高中辅导员、专业咨询师或专业导师,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专业选择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需要时间和深思熟虑。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多参考不同资源和角度,确保你对专业的选择有充分的了解和自信。
*本文内容整理自院校及网络公开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