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2024年国考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有效的备考,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欢迎大家的参考。如想获取更多国考的备考资料,请关注的更新。
1.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 篇一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果:
一、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7亿千瓦、风电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利用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我们的装机现在40%左右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30%左右是可再生能源,全部可再生能源装机是世界第一。
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水电领域具备全球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均居世界水平。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10兆瓦海上风机开始试验运行。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占据7家。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近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75%左右,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减污降碳成效显著,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根基。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与79.8万吨,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城乡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清洁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探索沙漠治理、光伏发电、种养殖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推动光伏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四、惠民利民成果丰硕,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绿色力量。在推进无电地区电网延伸的同时,中国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工程,累计让上百万无电群众用上绿色电力,圆满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2年以来,贫困地区累计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31座、6478万千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户贫困户、每年产生发电收益180亿元,相应安置公益岗位125万个,光伏扶贫已成为中国产业扶贫的精品工程和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五、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作为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水电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应用,有力促进和加快了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速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进程。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先进绿色能源技术,为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 篇二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指在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地球上的零度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又称零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起,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0°到180°。
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时间局利用若干天文台在赤道上定义了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它由这些天文台的经度采用值和测时资料归算而得。
1968年起把通过国际习用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1?的零点差别。
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子午线。那条子午线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
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子午线,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3.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 篇三
火山带:
世界上有4个主要火山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东非火山带。
(一)环太平洋火山带。有400余座活火山,其中厄瓜多尔的科托帕克希火山(5890米)是世界的活火山,阿根廷安第斯山脉的阿空加瓜火山(6940米)是世界的死火山。
(二)地中海火山带。西起伊比利亚半岛,向东经喜马拉雅山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相接。
(三)大西洋海岭火山带。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圣赫勒拿岛,约有近60座活火山。
(四)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断裂带分布,如的乞力马扎罗火山(5895米)。
4.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 篇四
火山类型:
在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根据火山活动情况进行分类,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一)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二)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三)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5.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速记合辑 篇五
什么是冬眠?
冬眠(又名‘冬蛰’)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一些异温动物(一些冬眠哺乳类与鸟类)和变温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中心血液温度若是低于28℃,心脏就会停止工作。
科学家们认为,动物在冬眠过程中不吃不喝,代谢极其缓慢,可能是因为它们体内存在的某种物质起着生理调控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动物行为学专家乔慧理介绍说,现在已经发现一种叫做“冬眠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比蛋白质要小,是一种含有9个氨基酸的肽类,对冬眠起调控作用。
冬眠给动物们带来的并非都是益处,其实很多方面都是有弊端的,比如冬眠期间,动物的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这样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且还会影响记忆。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如有变动错误请查询官方网站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