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7分)
材料一: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即土地神,“稷”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
(摘编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摘编自《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
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
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
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
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 ( )
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
B.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5、为建设好“美丽乡村”,某地拟“乡情为骨,乡韵为魂”为主题的座谈活动,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们提两点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得出手的本领高明昌
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老母亲一一道来,我想了想,确实一样也没有学会。身旁的姊妹说:“学了做啥?现在样样不需要了。”可母亲觉得,随便做啥,要防三年风、四年雨的。我晓得这“三年风、四年雨”指的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情,这“防”是指人最好要学得吃饭的真本事。比如有一门手艺,万一需要时拿得出手,可以养家糊口。
父亲的独门手艺是有点的,我领教过。我十来岁时就被父亲拉在身边,他捉鲻鱼时我也去的。捉鲻鱼是靠海吃海的一种表现。我们家、我们村,靠近东海二三公里。家里如果几天不开荤了,父亲就去海里走一遭。他右肩上搭一条渔网,一只手反扣着鱼篓,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路。沙泥地上全是脚趾头张开的印记,有时浅,有时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急?父亲说是为了赶潮水。
父亲一出门,就有一帮人悄悄地、慢慢地尾随着他。捉鲻鱼真的需要技巧。一是要吃准潮汛。鲻鱼只在退潮的时候出现,只能在潮头里撒网,而把握退潮时间需要智慧,不懂潮汐知识的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看潮的;二是要看得出鱼在哪里。我们这里的潮水是泛黄的、浑浊的、涌动的,如何看得出、看得准水里有鲻鱼,眼睛要亮,眼法要准。而父亲,每每撒网每每有收获。
父亲的这门技术教给了一个人,那人姓叶,是小学体育老师,小父亲几岁。叶老师放学后总是一脚奔到我们家,与父亲一起烧饭、烧菜,然后一起喝酒。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捉鲻鱼经验。
父亲的教法与众不同,他来到潮水里,教叶老师学看潮水,看潮水里涌起的水头,看水头的条数、速度、大小,然后断定这潮水下面就有鲻鱼,命令叶老师马上撒网出去。试了几次后,父亲就让叶老师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撒网。父亲说,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练一遍。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老师像高音喇叭,逢人便喊,说自己学会了捉鲻鱼,是我父亲教的。许多人都来向父亲学习,父亲像个英雄,站在大门口,“拔挺”喉咙说:“去问叶老师吧,他的网撒得比我好。”说完就回屋喝酒去了。
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有个看家的独门功夫,就是砌灶头。老家人造新房子都要砌灶头。大户人家分家了也要砌灶头。大家都爱请父亲砌灶头,只个别人家不相信父亲,请别人砌。但过了几个月就怨灶头火头温暾,烧的饭菜不香,又想起父亲来。父亲说好的,我一定相帮砌好。
父亲砌的灶头是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灶身小,省砖头,也少占面积,而且灶面清爽漂亮;灶膛火头集中,出火快、出火旺,省柴、省力,烧饭烧菜的时间短,即使外面疾风骤雨,烟囱也绝不会烟火倒流。一句话,就是好看又实惠。人家砌的灶头用了3年后要翻新,父亲砌的灶头5年后照常使用。这使得父亲的名气很响。父亲砌好灶头后,夜饭是不在别人家吃的,这个做法也是替东家省钱。省钱,是所有农家的习惯。
海边村的男人都是学手艺的。每年的“三抢大忙”,若是都靠妇女们干活,是会拖节气的。村上有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脱时脱一季,脱季脱一年。村上要求所有男人回村一周,帮忙“三抢”。父亲插秧也是快手。母亲说父亲的快是“邋遢快”,意思是邋遢了才会快,他不邋遢就快不了。父亲不承认,他的不承认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本事,他会耙水田。
耙田,确实是一身水一身泥的,想不邋遢也不行。海边村的耙田是指耙种植水稻的水田,在水田中放满水,适时浸泡后用牛和耙把秧田耙成松软浆泥的活儿,通常叫兜田。干这活儿的经验,首先要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这个是棘手的难题,泥块在水里,是看不见的,需要感觉,需要技术;其次是整个水田要齐平,不管田大田小,都要平整得像一面镜子。做到这些,非有十年的兜田实践不可,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父亲学会了,而且学得很到位。
也不知道父亲如何学会的,有人说,村上一位老者见父亲心诚、手巧、善良,就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也有人说,父亲的手艺是神仙点化的。我不相信,有一回问母亲,母亲说:“哪来的神仙,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教儿子的?”就此一句话,我听明白了,明白了也不说,要替父亲保守秘密。因此父亲每年都显得很神气、很自得。
有一个晚上,我与母亲对坐对望。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她说,父亲喜欢吃饭,她喜欢吃粥,所以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感叹“我”没有学到父亲的本领,“我”知道母亲是想让我有一门手艺,在需要时可以养家糊口,而姊妹们则认为那些手艺已经不适合现在生活了。
B.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既照应了上文父亲的本领,也表现了父亲本领之高超,同时为下文父亲教姓叶的体育老师看潮水做铺垫。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更具真情实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易于代入故事,产生共情心、同理心。
D.文章语言质朴平实,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有方言农谚,还有农村生活生产场景的描述,令人读起来饶有兴味。
7、关于文中“拿得出手的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父亲看潮汛的方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语文时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B.砌灶头是父亲的一样本领,父亲砌的灶头既好看又实惠,他砌好灶头后不在别人家吃饭有为了给人家省钱的因素。
C.父亲耙田可以使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而且能把整块水田做齐平,平得像一面镜子。
D.对于父亲如何学得本领,人们传说不一,母亲认为不是老者教的,也并非神仙所授,而是家传的。
8、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拿得出手的本领”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9、本文以“我”和母亲的对话结尾,有何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3分)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却要官得官,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②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14、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从叔尉①渑池顾非熊
同登科第皆清列②,尚爱东畿一尉闲。
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
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
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
【注】①尉:县尉。这里指担任县尉。②清列:高贵的官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暗含着对比:从叔的同年进士都已官居高位,他还只是一名小小县尉。
B.颔联下句写从叔没有宗族、乡党在朝为官,这就是他久久不获提拔的原因。
C.颈联下句中的“性好山”,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性本爱丘山”。
D.尾联写从叔年老而官职卑微,骑着一匹瘦马上任,叙事中不无同情之意。
16、本诗刻画了“从叔”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2)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
(3)小刚耽于游玩,不珍惜时间,为此老师引用古诗词中的名句如“”,规劝他,希望他珍惜时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回答问题。
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基础课程结束,17岁的钟扬选择转入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这个专业横跨“无线电”和“电子学”两大学科,需要敏锐的跨学科领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力,而这两点正是钟扬的特质,这种“跨界”的学科也给予他更宽广的想象和驰骋空间。
然而钟扬自己也没有想到,学了无线电电子学,后来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那时的植物学界习惯于传统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数量分类学嗤之以鼻。钟扬出于自己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从而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至今,像钟扬这样突破学科界限、耕耘交叉地带的学者仍属少数。
更为难得的是,钟扬在科学追求的路上,没有放弃一直钟爱的诗歌创作,他的一颗“文艺心”填平了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他翻译的科普读物《大流感》,语言生动,广受欢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
18、文中加色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结合文段,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怎样读《红楼梦》?这绝不是只有一种答案。读的方法可以因人因条件而异,不必拘于一途,你完全可以甲,抵达书中绝妙深奥之处。但这不等于说,不需要听别人的指点。(①),刚从山上下来的人或游过此山的人,他的指点切实可靠得多。
就我多年的阅读经验而言,知人论世是读《红楼梦》的起点。曹雪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怎样的特点……(②),你可能无法理解作者、读懂作品。对一般的读者,要知人论世,读一些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对想要深入研究的读者,那就必须读相关的原著,如《清史稿》《清实录》。
读《红楼梦》,自然还应该认真地反复地读,乙 地读一二遍,是不可能对此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苏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法”,在他看来,每一书都要读之数遍,每次应精读一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击破,在读了若干遍后,方有其成。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笨,耗时耗力,(③),读成之后就能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这与不作深入钻研的读书方法比较起来,效果会丙
这样说来,读《红楼梦》又只能拘于一途,听人所指、融我所思,即能有所悟、有所得。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你运用“八面受敌法”,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拟定阅读计划要点。要求:结合《红楼梦》具体内容,完成下表;句式整齐,表达简洁。(4分)

“八面受敌”读红楼

,逐一突破

首读:读宝黛爱情,悲喜交织

次读:读②

再读:读四大家族,盘根错节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Ⅰ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C
4、①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②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③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④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
5、①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②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③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
6B
7A
8、①“拿得出手的本领”,指父亲掌握的三种独门手艺,即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次序介绍了有关父亲掌握这三种手艺的细节,每一部分都同“拿得出手的本领”相关。③最后,写母亲追忆父亲烧早饭,认为这也是拿得出手的本领,表达出“我”和母亲对父亲怀念之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9、①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除了生产生活能力强之外还有对家人充满温情的一面。②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整,首尾圆合。③通过“我”和母亲的对话,表现我们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余味悠长。④升华主旨,前文主要表现对父亲本领的称颂,结尾处母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意。
10、DFH
11A
12D
13、①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②(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
14、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15B
16、①本诗刻画了从叔淡泊名利、喜好清闲、甘贫乐道、热爱自然的底层官员形象。②尽管同年进士都已显贵,但他毫无歆羡之情,安心做一名县尉,乐享清闲自在的生活。他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因此甘于贫穷。他性好山水,不汲汲于仕进,直到很晚才踏入仕途。
17、(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18、①搭配不当,“出于”改为“基于”;②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从而”改为“而且”;③语序不当,“迅速找到了”移至“自己的发展方向”前面。修改示例:钟扬基于自己的无线电电子专业的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而且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每改对一处 2 分,两处 3 分,三处 4 分;只找出错误,没有正确修改,不得分;意思答对即可。]19、①使用比喻修辞,把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差距比喻成“沟壑”,②生动形象地突出钟扬的文艺气质把两个领域的差距抹平,③为下文其翻译作品《大流感》大受欢迎作铺垫。[每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20、①譬如登山; ②不弄清这些问题; ③但读得扎实。
21、甲:另辟蹊径 乙:浮光掠影 丙:更胜一筹22、①示例:反复通读②示例(1):女性形象,万艳同悲示例(2):诗词歌赋,隐喻命运

[每处 2 分;内容具体 1 分,句式整齐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22、参考例文在追逐“跨界”的时代,坚信“守界”价更高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他的确是一个成功的“跨界者”。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人认为跨界是一种追求盈利的有效手段;有人认为跨界是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可非议。但我认为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更值得尊敬。那么,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有哪些意义呢?确实,电视上的精英往往精准到各行各业,小说里的主角天生七属性俱全,运气好再来个时间或空间属性。但是现实不是虚构的,天才也是在一个领域不断钻研才能出其锋芒,但这又算什么呢,天才一万把就能成功,而你需要两万把。但他或许十万把才能大成,而你十二万把大成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最终因为努力,同他站在了同一终点。因此,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是有意义的,变强没有捷径,而勤奋是最短的途径。相比起个人的意义,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对于社会的意义同样重大。钱钟书弃文从理,成就中国航天大突破;邓稼先回国制造原子弹,成就了“两弹一星”;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使中国人民在粮食上挺直了腰杆;南仁东研究十余年,成功建立起限制级雷达,使中国视野超越世界。这些国士无一不是魂牵梦绕,潜心去做好一件事,他们是纯粹的“守界者”,是时代的楷模!赫尔曼曾说:“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歇。”这不你瞧,感动中国的时光相册里有这些“守界者”的身影浮现:“从未名湖到莫高窟,青春到白发。”她是将一腔爱意献给一场文化苦旅的敦煌女儿,她是将敦煌壁画生命之火从前辈手中延续下去的考古后辈,她是樊锦诗;“三十二年驻守,两百面旗帜收藏太多风雨。”他们是怀揣赤子之心的国民,他们是孤岛上唯一坚守的士兵,他们是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毋庸讳言,在新世纪的今天,一些青年人滋生出浮躁心态,视“守界者”为“傻子”。社会上快餐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的浮躁心理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沉下心来专注好一件事情。什么新鲜就去尝试“跨界”一下,播种万千却不耕耘的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淹没于名利,所累于杂念,迷失在茫茫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因此,我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跨界者”与“守界者”。对于人生选择我们还是要坚守初心,从一而终。所以,那些一生择一事,把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求相呼应的“守界者”,才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楷模。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择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不管人生目标多么宏大,理想多么高远,只有秉持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个基本信仰,才可能成为具有新认识、新观念和新作为的“新青年”。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上学期中秋金卷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上学期中秋金卷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上学期中秋金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提供考生以作参考!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上学期中秋金卷 本次测试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科目,现已汇总整理如下: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考题汇总,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上学期中秋金卷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山东肥城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各科试卷及答案汇总

山东肥城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2024届山东肥城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提供考生以作参考! 2024届山东肥城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 本次测试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9门,现已汇总整理如下: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考题汇总,山东肥城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各科试卷及答案汇总

2024届咸阳永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全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2024届咸阳永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2024届咸阳永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提供考生以作参考! 2024届咸阳永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本次测试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科目,现已汇总整理如下: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考题汇总,2024届咸阳永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全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数学测试题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数学测试题

数学试题,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数学测试题

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一)语文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全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试题,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安徽皖东名校联盟高三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2024届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2024届皖东名校联盟高三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

数学试题,2024届安徽皖东名校联盟高三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甘肃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甘肃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英语试题,甘肃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云南大理市辖区2024届高三规模化统测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云南大理市辖区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一检测英语考试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云南大理市辖区2024届高三规模化统测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2024届云南大理市辖区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一检测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英语试题,云南大理市辖区2024届高三规模化统测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江西名校高三9月联合测评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江西名校高三9月联合测评数学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2024届江西名校高三9月联合测评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2024届江西省高三名校9月联合测评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数学试题,2024届江西名校高三9月联合测评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南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长沙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一)生物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一)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全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理综试题,湖南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海南高考-海南高考模拟预测卷-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