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地域往往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毕竟选学校也是选城市,大学四年都要在一个地方学习生活,对每个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高考填志愿: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那么此时很多人就会产生疑惑了:是应该选择在本地上大学,还是去外省上大学更好?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在本地上大学or在外省上大学的优劣势,方便大家进行参考。

>>>在外地上大学

01

扩大眼界,提升格局

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可以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接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人和事。从而扩大眼界,提升格局。

说到底眼界格局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格局是看待问题时的多种角度;有人说格局是看待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有人说格局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格局是看到表象背后的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规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后,你会对自己有更好的了解,你会放过那些不值得费心的小事,你会懂得宽容那些不同的声音,你会对问题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当然,大学本就是一个认识不同的人,见识多元世界的平台。越好的大学会给你越多的机会扩大眼界,提升格局,不过与在本地上学相比,在外地读书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机会体会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全新的风土人情。

02

培养独立能力

@匿名用户:

我一直是个很恋家的人。大学之前没有住过校,刚上大学那一周经常熄灯以后躲在被子里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想不开跑这么远来北京上大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大一大二时我放寒暑假一定要买最早的一班火车回家,每次和爸妈道别独自坐火车回学校的时候都在强忍泪水。

但现在大四了,在恋家这件事上我可以很欣慰地说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外省念书。虽然刚上学那段时间想家十分难熬,但我终究用这四年慢慢战胜了自己,我发现自己学会了独立处理很多事情,我发现大学里依然有值得留恋的人和事,我发现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其实不说具体锻炼了什么能力吧,我觉得战胜自己的一个弱点已经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03

可以更好地感受大学生活

本地的室友一到周末甚至每天上完课就回家了,这样的大学生活基本上就只剩下大学的课程了。

其实大学生活应该是很丰富的。外地学生拥有更多待在学校的时间就有了更多机会与精力参与校内活动:

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一天书

找老师认真聊聊生涯规划聊聊学术问题

参加社团的各种活动

……

大学四年会过得更“值”

当然,本地学生如果喜欢留在学校的话,这些也都是可以好好体验一番的。只是家里离学校只有半个小时路程的话,真的很难不回家。

04

水土不服

@苏望津

说说生活习惯。我,一个吃着东北大米饭和老家河南的奶奶蒸的大馒头长大的人,南方的米根本接受不了,学校里都没有卖白馒头的!大一刚来的时候天天吃面条因为觉得只有面条能吃。而且江西人超!级!能!吃!辣!去打菜简直几乎没有不见辣椒的……不吃辣党心里苦。

接着说气候。南昌一下雨下一个月我实在接受不能啊……被子潮的能挤出水、衣服永远晾不干……而且我的南方室友居然还能盖着比我被子还潮的被子跟我说她觉得不咋潮???黑人问号.jpg(这是南方人的特殊技能吗???)

还有口音问题。大一国庆奢侈的买了机票要回家,差点狗带在去机场的路上……问路?问了啊,我听不懂我也很绝望啊!问了街边阿姨阿姨: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我:?????然后阿姨就走了……走了……留我一个在街上风中凌乱……

05

交通费不菲

@苏望津

黑龙江人,大学在江西南昌,拿张中国地图瞅瞅就知道有多远了。放假旺季机票贵的时候都1300+甚至两千多,穷逼没钱。南昌到哈尔滨不通高铁,一天只有一趟绿皮直达火车,票还贼难抢。所以每个学期刚开始就要约好小伙伴琢磨怎么回家这个问题。直达火车要坐二十四个多小时,去年寒假回家没买到卧铺坐回去的,下了车差点不会走。

06

就业时比较纠结

大学在实习和就业的时候会比较纠结。你要根据各种因素考虑在本省还是在大学所在的省份就业,毕竟你大学的人脉资源都在外省,回到本省人脉有需要重新开始积累。很多企业也会对本地大学学生的认可度高一些。

>>>在本地上大学

01

分数的“性价比”高

很多大学在本省的招生人数都会更多,这意味着大学分数线会更低。因此如果仅仅谈分数“性价比”的话,相同的分数在本省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大学。如果追求本科学历的话可以偏向于考虑本地的大学。

02

回家方便

@董坑坑

大一的时候 基本上一个星期回去一次 后来我妈为了防止我回家,偷偷换了门锁。

@宸学生

家到学校步行五分钟。

先说说好处吧:

可以不用住在没有独立卫浴、没有空调、没有衣柜、六人上下铺的宿舍里了。因为我比较内向,所以也避免了和室友长期生活可能带来的小摩擦,一个人不需要考虑作息的冲突,非常的自由,甚至可以在家里练琴啦~自己的房间和六人间差不多大,有自己的书桌、书柜、衣柜、储物箱,房间里有电视(考虑入一台主机),有空调(不用担心夏季学期炎热的折磨),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改善,每天不用跑很远去洗澡,洗漱也不用带着小包去公共区了,对于我这种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更加舒适。

再说说坏处:

因为经常住在家里,没有办法体验宿舍生活,平时也缺少学术交流的氛围,有时候思路卡住了就只能自己憋着(憋久了真的很生气)。

不能和室友互相监督了,自己容易偷懒(在家咸鱼一整天),考验自控力。所以没事儿也会回宿舍住几天,两种生活方式互补比较好吧。

03

在本地就业有优势

在本地上大学的人一般也会选择在本地就业。而你在大学结交的同学朋友都可以成为你在未来就业时的人脉资源。在外地念大学的同学如果选择回到本地发展,更多的只能靠自己的学历与能力。同时,本地企业对本地大学的认可度也会更高,这些都会成为你就业时的优势。

04

熟人好多

@匿名用户

你会发现大学的本地同学或多或少都和自己有联系。或者是你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或者是你小学同学的初中同学,是你初中同学的高中同学,是你高中同学的小学同学……

05

某种程度上丧失了看世界的机会

很多外地同学在羡慕本地同学小长假回家时,其实本地同学也在羡慕外地同学有这样一个出来看看的机会。

@Azul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看看不同的世界,体验一下不同的人情。北方人到南方看看,体验一下这里的气候,这里的人,反观一下自己的故土。北京人就应该去上海读读大学,上海人到北京读大学。人总是在对比中成长,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对于年轻人,就应该去看看。或许有的人会说,旅游也可以看。旅游不免走马观花,难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一个地区的精神状态或思想意识。再说,年轻人离家远点,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成长的必须。大学毕业后你还有很多选择回家乡的机会,何必大学都在家乡呢?

如果本来就在一些比较一线的城市,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在家乡工作的话,其实去外地的意义不大。

尽量不要去省外的二流学校或者非一线城市。如果能考上省外的一流大学,那么去去无妨,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外地还是在本地上学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需要你在获取足够信息后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详解|2024新高考“赋分制”,附选科建议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新高考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选科及高考做准备!建议高中生家庭收藏!

C3H3化学

高考阅读理解想得高分,学会分析这18个英语长难句

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对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理解是攻克阅读的有效方法。本文将着重讲解高考英语阅读真题中的长难句,希望提高大家阅读能力。

高考阅读理解,英语学习

干货|高考地理中大气环境及大气受热过程知识汇总

干货 | 高考地理中大气环境及大气受热过程知识汇总

高考地理,大气环境及大气受热过程知识

考生必看:最容易以偏概全的18大高考专业盘点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最容易以偏概全的18大高考专业盘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专业盘点

高考填志愿: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高考填志愿,孩子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高考必读:2024年高考特殊类型(艺体类)招生有这四大变化!

对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针对其中提到的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报考的相关变化,小编也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

2024年高考特殊类型(艺体类)招生变化

教育部官宣“新高考”语文核心素养这样考!(附权威解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考试大纲改革中,着重明确了新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新高考,语文核心素养

想进七大国企?高考志愿规划这样做

有哪些专业或者大学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呢?接着往下看吧!

哪些专业或者大学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国企、事业单位

这些大学专业被国家“点名”,未来可期!

今天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那些被国家支持、未来大有前途的专业有哪些,有你感兴趣的吗?

大学专业

福建这所学院更名大学失败?省教育厅刚刚回应!

福建这所学院更名大学失败?省教育厅刚刚回应!

福建大学更名,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
新高考-2024高考信息-2024高考综合-高考填志愿:省内读大学好?还是省外读大学好?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