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

题目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填空题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错误:

理由:

答案:

错误: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理由: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解析: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不足: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182764125216这是什么规律

1,8,27,64,125,216,这是什么规律答案:an=n

1 8 27 64 125 216,这是,什么,规律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答案: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

苏俄新经济政策特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特点?答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方式并存.2.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3.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在充分

苏俄,新经济政策,特点

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主要有____和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主要有___、___和黄土峁三种.答案:黄土塬;黄土梁.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主要,黄土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和平统一的承诺B.坚持和平发展的主题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C解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

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答案

同人,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政权,组织,形式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1.北京真美啊(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祖国的首都( )2.不一会儿( )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 )孩子们伤心极了( )

我们,北京,( ),爱祖国,首都

消化后___和不经过消化过程的___等营养

消化后______和不经过消化过程的______等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______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答案:消化、循环系统、吸收。

消化,不经,过程,营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答案: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核心,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答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戊戌变法,目的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学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