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去长安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最为得意、轻狂的一句话。出身在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亦即渴望能够出仕做官,为国效力,尽心辅佐君王,谋定太平盛世。然而这一愿望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于是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见微知著,其实很多唐朝的诗人都有着长安情怀,渴望去长安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李白以外还有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骆宾王、杨炯、卢照邻、王勃,诗人陈子昂等等,不少的唐朝诗人都一直心念着盛唐的都城——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一、长安是政治中心,可以实现理想抱负之地

唐代诗人留恋长安、向往长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唐初的关中本位政策决定的。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又位于关中之地,这里便成为了文人志士谋取功名的圣殿。“学而优则仕”,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仁人志士们都渴望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因此,这里几乎汇聚着唐王朝最优秀的文人学士。

其实不只是唐朝,在中国古代,首都历来都有很强的政治性。唐王朝的长安在当时可以说是信息、交通的集散地,也是科举取士的大考场。在科举制度刚刚完善的朝代,活跃的学术氛围可想而知。“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高适的《别韦参军》中就表达了诗人二十岁便精通文武,渴望向西游历闯荡京城的愿望。著名的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是表达了诗人在得知自己登科后心中实现理想后的喜悦之情,“昔日龌龊”都不值一提了。

二、长安是文化中心,满腹浪漫情怀的诗人非常向往

另一方面,长安在当时也是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的存在。盛唐之所以强盛,一方面便是它的包容与开放,高度吸纳活跃的各种文化元素。这在当时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其生活虽不似宋朝时候的勾栏、瓦舍等更加地开放,娱乐性质更加地强烈。但生活在长安的人们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闲暇之余可以逛寺庙或市场;可以去曲江、芙蓉园等公园力游玩徜徉;可以在茶馆、凉亭里举办诗书会……

而这一切对于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来说是十分吸引人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一首《曲江二首》表达了当时任左拾遗的杜甫对长安生活的满足与惬意。

长安永远是唐朝诗人内心解不开的结,正所谓“长相思,在长安”,无论从政治还是文化的角度,都能很清晰地看出长安为何如此吸引着唐朝的诗人,吸引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东方朔是个怎么样的人?汉武帝赏识他为何又不用他?

东方朔是个怎么样的人?汉武帝赏识他为何又不用他?

汉朝,东方朔

袁绍实力远胜曹操,官渡之战为什么会惨败?

袁绍实力远胜曹操,官渡之战为什么会惨败?

袁绍,三国

平原君朱建是何许人?朱建和审食其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平原君朱建是何许人?朱建和审食其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汉朝,朱建

蔡姬戏水是怎么回事?蔡姬戏水为什么让齐桓公举兵伐楚?

蔡姬戏水是怎么回事?蔡姬戏水为什么让齐桓公举兵伐楚?

春秋,蔡姬

范雎当上相国后见了前主人是什么姿态?扮猪吃老虎戏耍须贾!

范雎当上相国后见了前主人是什么姿态?扮猪吃老虎戏耍须贾!

战国,范雎

到底是谁想杀韩信?刘邦还是吕雉?

到底是谁想杀韩信?刘邦还是吕雉?

汉朝,韩信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的比项羽还厉害?陈庆之生平经历介绍!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的比项羽还厉害?陈庆之生平经历介绍!

西晋,陈庆之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期为什么不将兵权交给诸葛亮呢难道说怕诸葛亮造反吗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期为什么不将兵权交给诸葛亮呢 难道说怕诸葛亮造反吗

刘备,诸葛亮

唐代诗人史青五步写成一首诗,却鲜有人知

唐代诗人史青五步写成一首诗,却鲜有人知

史青,唐朝

唐代名将段秀实,一身正气舍身卫国

唐代名将段秀实,一身正气舍身卫国

段秀实,唐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为什么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去长安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