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渊: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笔迹鉴定侦破的奠基人

郑玄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国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师从国学大师郑玄,赞誉为国器

国渊,东汉末年乐安人。他师从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郑玄穷尽一生的时间,注释儒家经典。其作品多达百万字,世人称为“郑学”。郑玄除了著作丰富外,还具有知人的能力。郑玄在教授弟子时,以提问和启发的方式为主。门下求学弟子达万人,都有所收获。

他跟从郑玄学习时,还是幼童。好学的国渊被郑玄誉为“国器”。汉末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国渊到辽东避祸。建安初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后。国渊离开辽东,返回家乡。曹操了解国渊的才华,征召他为司空掾属。

主持屯田,加快北方统一

东汉末年蝗虫成灾,粮食减产严重。青壮年又被迫强征入伍,土地无人耕种、粮食短缺。曹操接受谋士建议,开始实行屯田制度。曹操让国渊主持屯田的事宜。国渊为了吸引百姓应征屯田,采用自由应征的方式。这种方式受到百姓认可,屯田得以推广。

屯田的土地是荒地和没有主人的土地。耕牛和农具是镇压黄巾军所缴获的。国渊将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每个民屯五十人,设置官吏管辖。屯田的收入按照比例,上缴国家。屯田的农民,不受郡县的管辖,隶属典农中郎将。但屯田农民不得私自离开。

国渊设计的屯田制度,对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屯田制度施行后,粮食堆满了朝廷的府库。

从根本上解决了,曹操头痛的军粮问题。安置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为曹魏储备了大量人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北方的统一。

历史上运用笔迹鉴定第一人,侦破诽谤案

建安十六年,韩遂起兵反叛。曹操亲自率军征讨,国渊作为长史负责留守事物。河间地区的农民起兵反叛。曹丕派人将叛乱平息,有一千多叛军投降。按照曹魏的法律,这些人应该被处死以儆效尤。

国渊认为除去首恶分子即可,不需要多杀人。因为这次叛乱发生在国内,不是外部。不需要大力宣扬,来震国威、震军威。而且发生叛乱,证明政策有失误的地方。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好事情。在国渊的帮助下,投降叛军得以幸免。

不久后国渊出任魏郡太守。魏郡有人写信给曹操,对他进行诽谤。曹操要求国渊侦破此案。偌大的魏郡,想要寻找一个写信的人谈何容易。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对于文字笔迹的鉴定方法不多。

大多是勘察纸张的颜色、新旧通过感官确认笔记是否一致根据年代来确定文书的格式但这些都是基于,有明确的嫌疑人。但国渊的案件是连嫌疑人都没有。国渊决定从文章的内容入手,来寻找突破口。

国渊发现文章的内容,多次引用《二京赋》的内容。《二京赋》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的作品。张衡就是我们熟知的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不凡,与司马相如等人,并称为汉赋的四大家之一。《二京赋》的结构严谨、文字优美,是汉赋的精品之一。

《二京赋》中表达了,张衡推崇道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思想。由于《二京赋》的内容,略显晦涩。汉末群雄纷争,百姓流离失所。不是博学多才的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国渊决定从这里入手,寻找写文章的人。

他对手下的年轻人说:《二京赋》中有关于历史的记录,但能理解的人不多。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老师来辅导他们。同时告诉他们想办法,收集老师的笔迹。几天后他们找到了,能传授《二京赋》的人,并拜他为老师。

他们收集了一份老师的笔迹,交给了国渊。国渊经过对比,认定这是一个人所写。于是将这个人抓捕,获得了案件全部的经过。国渊能够侦破此案,除了借助自身的聪明才智。另外一点就是国渊的博学。如果无法知道文章引用内容的出处,此案还是无从侦破。

曹操升任国渊为太仆。太仆主管皇帝车马,是皇帝的近臣。太仆常常能升任三公之位。担任太仆的大臣大多富有声望或军功。东汉末年,甚至出现司空转任太仆。可见太仆的名位何等的重要。

国渊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通过笔迹鉴定侦破案件的第一人。国渊位列公卿,依然布衣素食。最后在任职期间去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他在位时都有哪些政绩?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他在位时都有哪些政绩?

康熙,清朝

这个驸马是由朱元璋千挑万选又深得他心为什么最后却被他亲自处死了呢

这个驸马是由朱元璋千挑万选又深得他心 为什么最后却被他亲自处死了呢

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会处死自己的儿媳呢原因却令人寒心

朱元璋为什么会处死自己的儿媳呢 原因却令人寒心

朱元璋,明朝

慈禧的3个遗愿到底是什么为何会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呢

慈禧的3个遗愿到底是什么 为何会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呢

清朝,慈禧

战功卓著的李牧,最后为什么会被自己人杀死?

战功卓著的李牧,最后为什么会被自己人杀死?

李牧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句话到底出在哪里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到底出在哪里

廖化,蜀汉

帝王削藩有多困难?汉景帝是如何抗住藩王动乱的?

帝王削藩有多困难?汉景帝是如何抗住藩王动乱的?

汉朝,汉景帝

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将和爱子,为何后来还优待于他?

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将和爱子,为何后来还优待于他?

三国,张绣

揭秘曹操老毛病之谜为何他总是喜欢人妻呢

揭秘曹操老毛病之谜 为何他总是喜欢人妻呢

曹操,人妻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明朝,陈友谅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国渊: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笔迹鉴定侦破的奠基人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