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国时期的一个完人,仅此一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国时期的一个完人,仅此一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01

古人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汉末、三国之交却出了一个完人,还被誉为那个时期唯一的完人。

这个人叫卢植。

卢植为人性格刚毅、品德高尚、志存高远,常怀匡扶社稷、救济世人之志,德行、操守俱佳,培养了几个大名鼎鼎的学生,比如刘备、刘德然和公孙瓒。

刘备就不用介绍了,地球人基本上都晓得。

而这个刘德然,虽然在史料上没有留下多少印记,但《三国志》却记载他是刘备的堂兄,就凭这个身份,想必也不是一般人,何况他父亲刘元起,也就是刘备的叔叔,经常对妻子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至于公孙瓒,那更不是一般人,东汉末群雄之一,官至奋武将军,大破青州黄巾军的就是他,在那一战中,他仅有两万人,需要对付的,却是三十万黄巾军。

第一次PK,他就将对方斩首三万多,对方大败而逃时,他又率军追上,再次大败之,又是斩首数万,俘虏七万多人、车甲财物无数,可惜后来中了袁绍埋伏,失败后引火自焚。

02

据《后汉书》,卢植不但学问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还是个声如洪钟、身材高大的美男子。

身高七尺五寸的刘备,在当时已是鹤立鸡群的大个子了,卢植的身高是八尺二寸,还是个大酒坛子,一次能喝下一石酒,脸都不红一红。

这样的画风,完全是当武将的节奏,可他后来当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文官。

而除了是个经学家,卢植还拜另一位大儒陈球为师,跟他学习刑名法律,这样一来,他精通的就不单单是经学,还有律令。

《后汉书》说他品德高尚,到底有多高尚呢?

他的老师马融,也许最有发言权。

马融是著名经学家,也是当时的大儒,有“汉代通儒”之称。

作为外戚豪族,马融既有钱又会享受,家中歌女如云,不但节假日有表演,马融在讲课时,也让那些美女在堂前轻歌曼舞。

而在课堂上的卢植,除了认真听讲还是认真听讲,从未瞟过那些美女一眼,搞得他的老师也对他敬佩不已——这哪里是人,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具有这种“定力”的人,将来一定不得了!

然而,卢植学成后,并未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去做官,而是回涿州老家教书去了,刘备、刘德然和公孙瓒,他这三个杰出的学生,就是那时候拜他为师的。

学成回家,远离“人间”,并不意味着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国家大事。

比如,据《后汉书》记载:

公元168年,汉桓帝皇后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因拥立汉灵帝刘宏有功而官拜大将军,把持朝政后想让鸡犬升天,为其族人封爵。

卢植立即以布衣身份上书,劝窦武“莫贪天功”,如今“四方未宁,盗贼伺隙”,还是“外崇训道之义,内息贪利之心,任用良能”要紧,这才是强干弱枝之道。

可惜,一心想为自己和族人谋私利的窦武,根本听不进去。

03

据《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远离尘嚣在老家教书的卢植,相当于半隐居,但因名气太大,当时又是用人之际,他所在州郡,自然不希望这样的人才被浪费,但多次叫他去做官,他都没给面子,直到后来被征为博士,“乃始起焉”。

进入仕途后,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首次被重用,竟然要“感谢”扬州九江郡的蛮族!

那是公元175年(汉灵帝熹平四年)的事情。

那一年,扬州的九江郡蛮族发生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双全,便拜他为九江太守。

卢植不负厚望,到任没多久,就轻松地平定了叛乱。

然而不久,他就因身体原因,辞去了九江太守的职务。

不过,当他得知朝廷批准了议郎蔡邕(蔡文姬父亲)等人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即将启动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工程,完工后将把校勘好的儒学经典刻成石碑,然后立于洛阳开阳门外太学门口,他立即上书毛遂自荐,请求允许他参与这一工程。

实际上,卢植的身体并无大碍,之所以辞去九江太守职务,多半是因为对当官没多大兴趣,他真正喜欢的,还是做学问。

所以,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然而,他的请求尚未被批准,庐江郡那嘎达也发生了蛮族叛乱,朝廷又第一时间想到了他,认为他在担任九江郡太守时,不但很快平定了叛乱,还对当地人有恩有信,深得百姓信赖和拥戴,于是拜他为庐江太守。

和上次一样,卢植一出马,叛乱很快就被平定,然后他就被召回了朝廷,被任命为议郎,主要工作,正是他所喜欢的。

从此以后,在东观(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所在,位于洛阳南宫,建筑高大华丽)的办公室里,卢植和蔡邕、马日磾、杨彪、韩说等人一起,开始紧锣密鼓地校勘儒学经典,同时参与《汉记》的续写。

蔡邕等人建议启动的这个工程,史称“熹平石经”,又因立于太学所在地而又叫“太学石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校勘、抄刻的是《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一共二十多万字。

光是抄刻就花了八年时间,抄刻在46块石碑上,每块高三米多,宽一米多。

干了一段时间,汉灵帝刘宏觉得,光让卢植做学问,实在有些浪费人才,再说与其他工作相比,写书并非那么紧要,他还是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便将卢植转为侍中,迁尚书。

04

有时候,上天的安排就是那么有意思,比如卢植,明明是个文官,老天爷却不断地安排他去做武将做的事情,当九江太守时是这样,当庐江太守时是这样,被任命为尚书后不久,他又一次奉命平叛。

这一次搞事的,那可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黄巾之乱”,发动起义的首领,是大名鼎鼎的冀州人张角。

起义发动的时间是公元184年,地点位于北方的冀州一带,但仅仅一个月之内,响应起义的就达八州(有说七州)二十八郡,头绑黄巾为记号的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朝野震动。

四府(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一致推荐卢植担当平叛大任,与汉灵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朝廷拜卢植为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其副手,“将北军五校士(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那时的黄巾军,已经发展到15万人,而卢植率领的军队,仅是其三分之一。

然而,当卢植连战连胜,将张角和黄巾军逼退至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将其包围,积极进行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等攻城准备时,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05

左丰,汉灵帝刘宏最信任的宦官之一,卢植包围张角之际,左丰被刘宏派去考察军情,“顺便”向卢植索个贿。

中国历史上,前线军事主官被皇帝派去的监军等索贿的现象,可谓多如牛毛,甚至成了一种潜规则,左丰这么做,只不过在做他“该”做的事情。

连一些下属,都觉得这很正常,所以劝卢植赶紧花钱买平安。

但他们忘了,卢植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何况这种潜规则在他看来,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左丰更没有想到,这是个宁愿丢命,也不愿丢原则的家伙!

当然了,卢植的拒绝,还是很委婉的:“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

——现在军粮都不足,将士们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孝敬皇上派来的使者?

左丰的卑劣目的没有达到,当然很郁闷,但他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回到朝廷后,左丰向汉灵帝报告:广宗县城很容易攻破,卢植却按兵不动,也不知他到底是哪一边的!

刘宏大怒,不分青红皂白免了卢植职务。

卢植就这样被人用囚车押回洛阳,被判了个死罪减一等(无期徒刑)。

撤掉卢植的职务后,汉灵帝命中郎将董卓取而代之,没想到这头肥猪刚来到冀州前线,就被黄巾军打得落花流水。

若不是同年八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定兖州东郡黄巾军后,被朝廷改派到冀州平定黄巾军。

皇甫嵩回到洛阳后给汉灵帝上书,把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卢植是不可能被从牢里放出来,并且官复原职的。

06

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翘了辫子,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

何进想铲除危害甚烈的宦官势力,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助力。

卢植极力劝阻:“董卓狼子野心,今后必为后患,绝不能召他进京。”

何进不听。

董卓进京后,果然凌驾于朝廷之上,想把少帝刘辩废了,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召集文武百官“商讨”时,没人敢说半个不字,唯独卢植一人坚决反对。

董卓大怒,要把卢植杀了,蔡邕苦苦求情,议郎彭伯也说“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董卓才没杀他,但免了他的职。

卢植明白,董卓只是暂时放过了他,这笔账他一定给他记着,随时会找他算账,所以那以后不久,他就以年老体弱为由,请求回老家涿州。

得到董卓批准后,卢植立即离开洛阳。

不出所料,董卓果然派人来追杀,可惜未能如愿,因为卢植早就料到了他这一手,离开洛阳后就拐入了一条小路,董卓派的杀手扑了个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他在位时都有哪些政绩?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他在位时都有哪些政绩?

康熙,清朝

这个驸马是由朱元璋千挑万选又深得他心为什么最后却被他亲自处死了呢

这个驸马是由朱元璋千挑万选又深得他心 为什么最后却被他亲自处死了呢

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会处死自己的儿媳呢原因却令人寒心

朱元璋为什么会处死自己的儿媳呢 原因却令人寒心

朱元璋,明朝

慈禧的3个遗愿到底是什么为何会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呢

慈禧的3个遗愿到底是什么 为何会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呢

清朝,慈禧

战功卓著的李牧,最后为什么会被自己人杀死?

战功卓著的李牧,最后为什么会被自己人杀死?

李牧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句话到底出在哪里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到底出在哪里

廖化,蜀汉

帝王削藩有多困难?汉景帝是如何抗住藩王动乱的?

帝王削藩有多困难?汉景帝是如何抗住藩王动乱的?

汉朝,汉景帝

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将和爱子,为何后来还优待于他?

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将和爱子,为何后来还优待于他?

三国,张绣

揭秘曹操老毛病之谜为何他总是喜欢人妻呢

揭秘曹操老毛病之谜 为何他总是喜欢人妻呢

曹操,人妻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明朝,陈友谅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国时期的一个完人,仅此一个!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