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反清呢从而自己当皇帝呢

还不知道:曾国藩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反清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正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克钟山,合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

同年7月,已是兵败如山倒的太平天国日薄西山,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正式灭亡。

太平天国

此时,对湘军来说,终于可以好好庆贺一番了,因为太平天国这个对手,也是十分可敬的,从石达开到李秀成、陈玉成,都让湘军吃了不少苦头。

然而在欢迎胜利后,摆在湘军统帅曾国藩面前的,是一个更加苦恼的问题!那就是反还是不反?

曾国藩

据历料称,他的弟弟曾国荃曾劝进说:太平天国几乎是咱们攻灭的,你现在声威震天,无论是左宗棠、骆秉章还是李鸿章,都是嫡系或友军,且都是汉人们,你手握几十万大军,若一路北上,同时号召各地汉人起义,恢复汉家江山,如此可成就帝业。

不光他的亲弟弟,一些湘军老部下和老战友此时也都动了劝进的心思,让曾国藩学习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那样他们也能混个开国元勋当当。

曾国藩

没想到就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曾国藩反而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死抉择,面对这些下属幕僚,曾国藩最后还是给出了自己答案: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并于当年主动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且逐步解散了湘军,以实际行动向朝廷表明自己没称帝野心。

走到人生十字路口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称帝呢?一般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不想为。曾国藩信奉“圣贤”的为人准则,此时清廷统治中国已二百多年,已成正统,所以他一生忠心耿耿侍奉朝廷,有始有终。左宗棠评价他是: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毛主席评价他: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由此可见其为人光明磊落,为儒家之典范。

曾国藩

二是不能为。打下太平天国的湘军,真能撼动清廷吗?在当时情况下,可能性不大。

专注研究清史的历史学家萧一山这样评价曾国藩和左宗棠: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严谨的曾国藩在战略上没问题,但在具体军事指挥上是有欠缺的。

太平天国

他的死对头石达开曾经说:(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这也是为什么石达开曾经打得他想投湖自杀。后来若不是天京危急,石达开要回去救援,差点在南昌将其瓮中捉鳖。

此时清廷还有僧格林沁等一批名将,北方还是有能战之师。曾国藩以区区二三省之地,统帅久战兵疲的湘军,是不可能打垮清政府的。

曾国藩

而清廷对曾国藩并不充分信任,甚至早有戒心,早就布下了棋子,在江南对湘军形成包围之势;左宗棠、李鸿章等虽为汉人,但对清廷忠心耿耿,曾国藩若起事,他们必然反戈一击。

再者,湘军攻破天京时,对城内无辜平民展开屠杀抢掠,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又怎能支持这样的政权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林甫为什么积极推行让非汉人将领担任藩镇节度使?

李林甫为什么积极推行让非汉人将领担任藩镇节度使?

李林甫,唐朝

明朝重臣宋濂想退休,朱元璋为何迟迟不肯答应?

明朝重臣宋濂想退休,朱元璋为何迟迟不肯答应?

宋濂,明朝

良妃:出身辛者库的妃子,死后康熙亲自追念

良妃:出身辛者库的妃子,死后康熙亲自追念

良妃,清朝

李白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明想进官场为何却不去参加科举?

李白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明想进官场为何却不去参加科举?

唐朝,李白

“禽兽王朝”之称的北齐,继承人为何大多是疯子?

“禽兽王朝”之称的北齐,继承人为何大多是疯子?

北齐,南北朝

袁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最后被曹操手下截杀

袁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最后被曹操手下截杀

袁术,三国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不靠谱的事情清朝差点就亡在他的手里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不靠谱的事情 清朝差点就亡在他的手里

清朝,顺治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3个人,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3个人,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司马懿,三国

刘备死前嘱咐诸葛亮重用此人,此人到底是谁?

刘备死前嘱咐诸葛亮重用此人,此人到底是谁?

向宠,三国

邓芝:三国最诚实的外交官,平息蜀吴战火40年

邓芝:三国最诚实的外交官,平息蜀吴战火40年

邓芝,三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曾国藩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反清呢从而自己当皇帝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