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为什么放弃除掉曹操的绝佳机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发生在关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许褚、夏侯渊、曹洪、马超和庞德。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操听从隐士娄子伯的建议,结冰筑城成功。马超大惊,重新集结大军前来。次日,曹操亲自乘马出营,身旁只带着许褚。曹操在阵前高喊,要马超出来答话。马超挺枪而出,企图偷袭曹操,但突然发现曹操身后有一人怒目而视,怀疑是许褚。经过询问,马超得知果然是许褚,这才放弃了发动偷袭的念头。

曹操回到营寨后,许褚主动请缨,要求与马超单挑。曹操派人给马超下战书。马超大怒,应约出战,双方的精彩较量由此展开。

在双方的此次较量中,双方先后共进行了三次单挑。首次单挑,双方恶斗了一百多个回合,胜负不分,但胯下战马却疲惫不堪,双方只得换马再战。在第二次的交锋中,双方都缠斗了一百多个回合,依然难分难解。许褚杀得兴起,返回阵中,卸掉盔甲,赤裸上身,又与马超进行了第三次的较量。

在此次单挑中,两人苦战三十多个回合后,许褚突然挥刀砍向马超,被马超闪过,反手一抢向许褚刺来。许褚弃刀抓住枪杆,两人扭打在一团,都从马上摔倒了地上。眼看场面越来越混乱,双方均派出将领上前支援,各自将马超、许褚救走,这场龙争虎斗才宣告结束。

小说中描述的马超与许褚在战场的见面,的确是历史的真实,但此后并未出现所谓的三次单挑的精彩场面。事实上,历史上马超的表现比起小说的描述,要逊色很多。

据《三国志许褚传》载,在关中之战期间,的确出现过一次马超与曹操的阵前见面。当时,马超是一人出阵,曹操的身边也只有许褚单骑护卫。此时,马超心生歹意,想要偷袭曹操。但马超顾忌许褚的武勇,担心曹操身后的便是许褚,便问曹操说:“公有虎侯者安在?”

马超口中的“虎侯”一语,原本是曹操军中将士对许褚的赞誉,指的是许褚力大如虎但为人憨痴,没想到这一美誉连马超都牢记在心。曹操听罢,心中非常得意,用手指了指身后的许褚。此时的许褚怒目而视,吓得马超不得不放弃了突袭的打算。用如今的话说,许褚用一个眼神就吓退了马超。

既然历史上并无马超恶斗许褚之事,为何小说作者要虚构这一故事情节呢?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是“五虎将”的一员,是作者极力塑造的正面人物,作者自然要找一个合格的对手要突出马超的高强武艺。而在曹营之中,许褚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个。其二,小说作者虚构马超与许褚之间的这场恶斗,也是为历史上马超遮丑。历史上马超的武艺究竟如何?尽管其麾下将士彪悍凶猛,但他自己的武艺并不见得有过高明。这一点可以通过《三国志张既传》注引《魏略》中的一段记载一窥究竟。

据《魏略》载,马腾集团在盘踞关中期间,多次与另一割据势力韩遂发生冲突。当时,韩遂军中有一名小将名叫阎行,他曾经与马超有过一次殊死搏斗。“建安初,约与马腾相攻击。腾子超亦号为健。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对付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将阎行,马超尚且差点丢掉性命,对付一向以武勇著称的许褚,马超又怎么会有胜算呢?这也是马超在阵前放弃斩杀曹操这一绝佳机会的唯一理由:担心不是许褚的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赵武灵王到底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阴谋?

赵武灵王到底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阴谋?

赵武灵王,春秋

孙鲁班:三国时期孙吴公主,两任丈夫都早逝

孙鲁班:三国时期孙吴公主,两任丈夫都早逝

孙鲁班,三国

揭秘:宋景公怎么改变自己命运的?

揭秘:宋景公怎么改变自己命运的?

宋景公,春秋

徐达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没有文化为什么他们打仗能够屡战屡胜呢

徐达和常遇春出身低更没有文化 为什么他们打仗能够屡战屡胜呢

徐达,常遇春

朱元璋制定的“四不”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种骨气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朱元璋制定的“四不”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种骨气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明朝,朱元璋

平阳公主的三任丈夫分别是谁?平阳公主最喜欢谁?

平阳公主的三任丈夫分别是谁?平阳公主最喜欢谁?

汉朝,平阳公主,卫青

汉元帝刘奭:西汉最有才艺的皇帝,却搞垮了王朝

汉元帝刘奭:西汉最有才艺的皇帝,却搞垮了王朝

汉元帝刘奭,汉朝

刘备的创业之路!从23到60岁一生经历了什么?

刘备的创业之路!从23到60岁一生经历了什么?

三国,刘备

马超为什么放弃除掉曹操的绝佳机会?

马超为什么放弃除掉曹操的绝佳机会?

马超,三国

公孙瓒:野心不亚于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公孙瓒:野心不亚于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公孙瓒,三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马超为什么放弃除掉曹操的绝佳机会?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