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是个怎么样的人?看看复国之后他怎么对待功臣?

勾践是个怎么样的人?看看复国之后他怎么对待功臣?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他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那勾践成功复国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那些功臣的呢?勾践被释放回国后,重用了两位此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范蠡和文种,其实从他们二人的下场就能看出勾践对待功臣的方式。越国灭吴后,文种自觉功高,最后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就懂得急流勇退,此后经商成为富豪,两人下场大相径庭,令人唏嘘。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后,开始大肆清算身边的功臣,先是范蠡出走,而后文种被杀……原本携手共进的君臣最终演变成了一幕幕惨剧。后人将原因归结为勾践是一个“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的人。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首先,勾践确实属于“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的那类人。在卧薪尝胆的十数年时间里,勾践虽然对他的功臣们信任有加,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引起勾践的忌惮和不满。

在入吴服苦役之前,勾践就在给他送行的群臣面前表达了对范蠡等人的不满。起因是勾践即位三年就想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结果还真的败了。勾践由此对范蠡怀恨在心。

而在入吴服役期间,吴王夫差想要将范蠡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同样让勾践非常不安,害怕范蠡真的会弃他而去,特别是范蠡提议让勾践尝吴王的秽物以讨好吴王时,勾践更是怒不可遏,但被形势所逼,勾践最终还是听从了范蠡的建议。

而且,卧薪尝胆的十数年里,勾践与其君臣的和谐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之上的——兴越灭吴。为了实现目标,勾践一直在压制自己的个性,他以前就是一个“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喜欢游山玩水的骄奢贵族的形象,连白居易也作诗讽刺他“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而当他的目标实现之后,本性就会暴露出来,对他人的猜疑和不满都会慢慢显现出来。所以说,这的确和他的性格有关。

其次,功臣功劳太大也让勾践有了逼杀之心。据记载,勾践的功臣们都是一些极具才华而且忠心耿耿的人物,但他们也透露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便是功高震主。

在灭吴之后的庆功宴上,文种给勾践的祝酒词中就大力突出了灭吴过程中功臣们的功劳,以致勾践听后很不高兴,脸立马拉了下来。可见,勾践对功高盖主是很忌惮的,这也是他下决心逼杀功臣的重要原因。

最后,在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上,君臣之间也有了分歧。灭吴之后,勾践认为,越国应该接过吴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北上中原争夺霸权。但是,文种和范蠡都主张休养生息,毕竟灭吴之战越国就打了将近十年,也付出了很大代价。

何况,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他们是在楚国不受重用才投奔到越国的,勾践若坚持争霸中原,将来势必会和楚国发生冲突,范蠡和文种自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但勾践主意已定,不可更改,因此杀掉不听话的范蠡、文种就成了必然。只是范蠡认定自己以后无法再跟勾践相处,及时辞别而去;文种却对勾践还抱有幻想,以致被勾践逼杀。

可见,勾践杀功臣绝不仅仅因为“不可与共乐”这一条理由,而是结合了当时君臣权力的矛盾等更为现实的原因,才最终决定逼杀原来帮助自己的功臣们,并不全是勾践的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朱然:是孙权的同学,曾击败曹魏三大名将

朱然:是孙权的同学,曾击败曹魏三大名将

朱然,三国

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他为什么将东西放在正大光明牌子上

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 他为什么将东西放在正大光明牌子上

清朝,雍正

什么样的人能大器晚成?刘备能算得上吗?

什么样的人能大器晚成?刘备能算得上吗?

三国,刘备,司马懿

朱元璋发明“黄册”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朱元璋发明“黄册”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朱元璋,明朝

朱祁镇回来之后朱祁钰为什么不杀他?朱祁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朱祁镇回来之后朱祁钰为什么不杀他?朱祁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明朝,朱祁镇.朱祁钰

慈禧的封号为什么从“兰贵人”直接成了“懿嫔”?

慈禧的封号为什么从“兰贵人”直接成了“懿嫔”?

慈禧,清朝

为什么说唐德宗李适是中晚唐时期最矛盾的皇帝?

为什么说唐德宗李适是中晚唐时期最矛盾的皇帝?

李适,唐朝

朱恒:东吴中期猛将,还曾击败曹魏头号名将

朱恒:东吴中期猛将,还曾击败曹魏头号名将

朱恒,三国

赵合德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赵飞燕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妹妹呢

赵合德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 赵飞燕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妹妹呢

赵飞燕,赵合德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谁?春申君和楚幽王是什么关系?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谁?春申君和楚幽王是什么关系?

战国,春申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勾践是个怎么样的人?看看复国之后他怎么对待功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