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还不知道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刘邦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计杀退了赵兵,杀死了赵军统帅陈余,也活捉了赵国出名的谋士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亲自为他解下绑绳,并且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说: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边讨伐齐,什么办法才会成功呢?李左车感到很羞愧,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我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谈论这样的事情呢?韩信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非是在虞国百里奚愚蠢,到了秦国又变得聪明,而在于国君是不是信任他,能不能听他的谋划。陈余的失败,是他没能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意见作战,我也要被你们俘虏了。


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别推辞了。李左车见韩信很诚恳,便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聪明的人考虑千次,可能有一次是错的;愚蠢的人考虑千次,也可能有一次是对的。俗话说:狂人的话,至贤也可以选择。只恐怕我的计策不值得您采用,但我愿意献愚忠,为您效劳。您背水作战,不到一个上午打垮赵军20万,杀死陈余,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在战略上的长处。然而,农民遭受兵灾,非常贫苦,士卒经过激战,非常疲惫。如果您现在用这样疲惫的军队,去攻打燕国的牢固城池,恐怕难以攻下。而且,战事如果拖得久了,士卒们会更疲惫。再说,军粮也会发生困难。因此,我认为,你如马上用兵,这便是您的战略的短处。善于用兵的人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问:那么,我目前应该怎样呢?李左车说:现在应该按兵不动,先安定赵国的秩序,抚恤赵国阵亡将士的遗孤。


这样做,人们就会拥护您。方园百里之内,就可能有人送来牛肉和酒,犒劳您的将士。到那时,您可以一面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一面派遣说客,拿着您的亲笔信到燕国去,把自己战略上的长处显示给燕国看,那样,十有九燕国会自行投降的。燕国投降后,再派遣说客到齐国去,把燕国投降的事告诉齐国,齐国也会像草随风倒一样,很快降服。这样,夺取天下就不难了。用兵向来讲究先虚后实,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按着李左车的意见去做,果然获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举案齐眉语出《后汉书·梁鸿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举案齐眉语出《后汉书·梁鸿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举案齐眉,梁鸿

债台高筑语出《汉书·诸侯王表序》,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债台高筑语出《汉书·诸侯王表序》,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债台高筑,诸侯

称自己“廉颇老矣”是什么意思?如何看待这个表达方式?

称自己“廉颇老矣”是什么意思?如何看待这个表达方式?

廉颇,赵国

关于毛遂自荐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毛遂自荐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揭秘“作威作福”的深层含义与历史典故

揭秘“作威作福”的深层含义与历史典故

作威作福,汉朝

关于安步当车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安步当车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历史典故,安步当车

成语“内助之贤”讲的是什么?“内助之贤”含义详解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内助之贤”含义详解

内助之贤,战国

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关于尾生抱柱有何历史典故?

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关于尾生抱柱有何历史典故?

尾生抱柱,庄子

东方朔作为汉武帝的近臣,关于东方朔偷桃有何历史典故?

东方朔作为汉武帝的近臣,关于东方朔偷桃有何历史典故?

东方朔,偷桃

王朗卧冰求鲤的故事是怎样的?有何意义?

王朗卧冰求鲤的故事是怎样的?有何意义?

卧冰求鲤,王朗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