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如何解释成语“诚惶诚恐”?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 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释】: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故事】: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后,召见杜诗,赐以戟,表示赞赏。后又派杜诗出使河东(今山西省西部沿黄河地区),诛降叛逆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河东后,焚烧贼船,斩了杨异,除了叛贼,做了成皋(今河南汜水县)县令。杜诗为官3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为南阳太守,他广拓农田,铸造农具,修治陂池;同时除暴安民,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老百姓都无不感激这位太守。可是杜诗却自认为是无功受禄,向光武帝上书要求到小郡任职。书中说:“我自己思量,我不过是小官之材,没有大才,现在是正赶上陛下开创大业,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职无功,治理少方,这么长时间占据高位,实在是诚惶诚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坚持让他继续做太守。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小心谨慎。“诚”,实在之意;“惶”,害怕之意;“恐”,畏惧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马首是瞻,成语

成语“不名一钱”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不名一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名一钱

成语“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车水马龙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不可多得”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不可多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可多得

成语“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退避三舍,成语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唱筹量沙

成语“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刻舟求剑,成语

成语“不甚了了”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成语“不甚了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甚了了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