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 阅读技巧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里的议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的,且多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因而议论显得比较隐晦。

先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还有更隐晦的,如张安道的《汉兴歌风台》(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辞。才如信越犹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方回的《瀛奎律髓》中说它的议论“不着色相”,便是这首绝句议论的特色,诗人写得很含蓄,只是说像韩信、彭越这样一代天才大将都被你刘邦杀了,你还想要什么猛士呢?诗人说的虽然只是刘邦一人,但历史上有几个帝王不是像刘邦一样,爱惜人才只是挂在嘴巴上,而骨子里却是残害人才,只求保住自己的帝位呢?这就是历史的规律,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才长演不衰的悲剧!我们可用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来出道题来加深认识,题曰:“这首绝句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议论富有哲理,试对其所蕴含的哲理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想到这两句诗已经将诗情与哲理完全融合在一起,至于比喻手法的运用,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而后便可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

总结:眼光短浅的人是不可能在人才尚未崭露头角前就发现之,反而因为‘不识’而扼杀之,揭示出人才被扼杀的一种规律。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来源:高中学习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成绩查询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解题技巧 - 阅读技巧

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 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 阅读技巧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里的议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的,且多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因而议论显得比较隐晦。 先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法 - 阅读技巧

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是以下诗人李商隐常用的手法,下面我们来分析其诗文特点。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法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一) - 阅读技巧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一)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唯物辩证法 - 阅读技巧

中学生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谬误,运动与静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 其四是要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到对哲理的分析中去。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唯物辩证法

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2) - 阅读技巧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组成的,做阅读题时,把握关键点,掌握方法更能取胜。 以小说记叙文叙事文体为例。 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故事;在故事发展中人物思想的变化;某一个问题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2)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三) - 阅读技巧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所以,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去挖掘出来呢? 第三把钥匙是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科技文阅读 - 阅读技巧

做科技文阅读时应抓住关键信息,并做一些对比,对照。 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 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科技文阅读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修改病句的原则 - 阅读技巧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修改病句的原则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语文-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 阅读技巧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