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篇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下面是范文频道小编为您推荐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篇。

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篇

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__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参观了南京_纪念馆,去祭奠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_的描写以来,我就一直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_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然而这次却有点讽刺,在温暖的,甚至是有点刺眼的阳光中,我踏入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周末,没有多少人来,冷清的感觉与晴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还未进入馆内,但气氛已然被旁边的雕塑和音乐烘托得稍显压抑,相信没有一个人看到这组雕塑时心里是没有震动的。首先进入视野的也是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_了的母亲。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绝,我能够看到她的绝望与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着已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的婴儿他们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钢刀,炮弹之下的。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仇与恨,而是一个名族的血与泪!伤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这些雕塑丝毫没有夸张当时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然而到这里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默默地泛着涟漪的水,那应是整个名族为纪念死难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涸的清泪。

进入馆门,看到来参观的各色各样的人:像我一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不怀着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历史的教育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关注这段受难史。整个场馆按照时间的顺序布置,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以及对南京_的纪念等。进入第一个展厅,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抚摸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它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_和其他生活用品。刚开始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我看到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愤怒了----它们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暗示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将自己的骄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该受到谴责。

往里走,就是重点的南京_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_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场景不可谓不悲惨。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轰炸过的房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让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亲人身首异处,有着无尽的恐惧和恨意。还有根据幸存者回忆出的一个个小房间,隔着窗,能看见幽暗里惨死的无辜百姓。特别是对一家人的_,我之前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真的面对这幕场景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黑色的天,听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声,闻到了那些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妇女受迫者的史料,无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文字,都能让我看到一幅幅惨痛的画面,让我深深的握紧了拳头,我作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伤害,他们残害了我们中国的女人,世间最恶毒的词都无法形容那些加害她们的日本人!对于她们来说,一生已毁,有的不忍其辱,了断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间,挥之不去;有的为了生活,仍然继续着一生,她们多希望自己可以失忆,不要再让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夜夜刺痛着心灵,艰难,漫长......

还有最惨绝人寰的场景:“万人坑”----层层堆积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开始我是不愿进去的,并不是怕见这样的尸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吓到,或者心里留下什么阴影,而是怕里面的那种气氛,更是害怕亵渎了这些尸骨的在天之灵。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做的首先是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而不是作为一种历史的罪证而暴露于外,毕竟他们已经有过不幸。但是最后我还是进去了,不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对日本人的恨意,而是为了对那些受难者的铭记。原本以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会慌张,然而我错了,真正临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不知缘由的平静。这平静不代表麻木,这是一种深思,是一种铭记。单纯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万般纠结的心绪,这些心绪要花一生去清理,关于生命,关于战争,关于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给我的思考一样,那幅油画左边是两个手拿屠刀,趾高气扬的日本士兵,中间是一座尸山,尸山顶端是一个活着的幼儿,右边是两位僧人。画里有罪孽,有控诉,有苦难,有希望,有宽恕,还有无尽的思考......

参观虽然略显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内心仍然在略显压抑的纪念馆中激动不已,在此期间我受到的的触动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最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馆设计者们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黑色的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求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夕阳西下,那橙色的余晖铺满在整个纪念馆内,为端庄肃穆的纪念馆笼罩上一层温暖的霞光。透过那层柔柔的光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永远逝去的生命。他们不再面目狰狞,眼中不再透着无尽的恨意,相反的,他们面目安详,那是沉淀恨意之后从内心最深处释放出来的宁静祥和,那是对罪恶的宽容,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在暖色调的晚霞中,我从内心深处感触到了那段历史带来的无尽的思考,同时也感知到了最真实的平和。我想,这温暖的霞光不仅温暖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的灵魂,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这些后人,它其实是想让我们不要永远记着恨,不要永远生活在对罪恶的厌恶之中,而是应该记得那些教训,那些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回首望去,馆内那破旧的城墙,虽依然孤独地伫立在那里,却不是在控诉着一段黑色的历史,而是在展望着一段美好的未来......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南京_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后人铭记,而是作为一段永不被尘封的历史让后人永记于心!

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2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40多天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此等兽行暴虐,旷世未闻。84年后的今天,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祭,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沦陷后的六个星期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处展区上赫然写着“十二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滴落,掉进一泓清泉,与此同时墙上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陨落。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不容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不忘南京之痛,缅怀华夏之殇,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

祭,是让我们珍惜当下,蜂拥前进!现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是何等残酷、和平是何等珍贵,而和平则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破则家忘、国强则民安,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民族的幸福;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同时,更要珍爱和平,砥砺奋进。如今的南京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为发展愿景,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以强烈的忧患警醒砥砺前行,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奋发图强,以炽热的家国情怀铸造钢铁长城。让世人知晓,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祭,是让我们矢志强国,奋斗青春!国家公祭日,祭的是国难沧桑史,祭的是民族独立奋斗史。国难当铭记,国人当自强。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富裕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在“两个百年”的新征程道路上,和平发展是主题,强大幸福是目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建设者和参与者,定当铭记历史,扛起责任,发愤图强,为强国强军不懈努力。任时光流逝,任时代变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

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

祭是对于逝者表达致敬哀悼的仪式。国家公祭就是国家设祭,向逝者郑重表达致敬致哀的庄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标志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三十多万同胞,从此获得国家给予的最高规格的公祭,预示着这段锥心痛史将成为中华民族绵久的心灵刻度。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先是为了铭记暴日侵华的罪恶历史。日本乃中国近邻,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先承中国文化启蒙,完成封建化;进入近代,脱亚入欧,学习西方,早于中国完成工业化,获得优于中国的综合国力,但是国家却步入军国主义道路。受其邪恶本质的驱使,不仅没有利用先发优势造福人类,反而危害世界,蹂躏亚洲,侵略中国。铁蹄所到,兽性毕露,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南京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人神共愤,尽管如此,也不过是其无边罪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民族的历史必须被民族记忆。南京大屠杀更不应该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而淡出历史。往事已矣,必须铭记,铭记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乃为后事之师。忘却历史,意味背叛,轻淡罪恶,易蹈覆辙,企图掩盖历史罪恶,决不是对历史价值的无知,而是巨奸大恶心怀叵测文章国家公祭日有感--铭记痛史,复兴中华。南京大屠杀的制造国,现在处心积虑地淡化乃至否定这桩人类历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别有用心恰恰警示我们一定要勿忘痛史。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也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中日关系的政治现实。历史与现实本来就有天然联系。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我中华民族特有的厚德仁爱精神,着眼中日长远友好大局,体恤日本人民,厚待日本战俘,主动放弃国家赔偿,减轻日本战后负担,助益日本战后恢复与发展。只因冷战之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责并未得到彻底清算 ,终致孽种暗藏,祸根深植,以滴水穿石之韧功,由点及面,由微至著,由暗到明。

反映在日本现实国家政治活动中,多有政府要员,罔顾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公开拜神祭鬼,为战争罪犯招魂;修改教材,美化侵略历史,直至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试图掩恶匿罪以欺世,重温军国残梦,伺机东山再起;近年来,日本右翼政权竟借“购岛”之名,搅乱东海,播云布雨,兴风作浪,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突破战后体制,美其名曰“做正常国家”,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南京大屠杀罪孽深重,事实清楚,史册铭刻,国际公认,岂容随意作践,任意否定!现在,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提高公祭规格,使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缅怀罹难同胞,铭记惨痛历史,弘扬正义,坚守底线,捍卫和平,警示当下,启迪未来,彰显国家意志,展现民族决心,其意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更是激励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想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道德厚重,怀仁行义,远者慕名而近者信服;疆域辽阔,物产饶丰,国家富强而人民殷实;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国治邦安而自立世界民族之林。惜近代伊始,国势衰败,列强屡犯,横遭暴掠,直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悍然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空前危急。面对锦绣河山支离破碎,生灵涂炭哀鸿遍地,硝烟密布日月无辉,民族之耻刻骨铭心,国家之恨如箭穿胸,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以空前的民族牺牲决死抵抗,精英先进前赴后继,慷慨悲壮义薄云天,壮烈志士实难尽书,艰苦卓绝世所罕见,终于获得民族独立,国家新生。

及至今日,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即将成真,国家现代化仅欠临门一脚;当此之时,国家公祭,缅怀遇难同胞,我们要深刻汲取忘战必危,落后挨打、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将国家之耻民族之恨化为强国动力,以临渊履薄之心,怀卧薪尝胆之志,万众团结,众志成城,脚踏实地,竭力奋斗,既以复兴中华民族为职志,更以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果惠及世界,贡献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哀哉,死难同胞!

壮哉,中华民族!

来源:学习资料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三峡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三峡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三峡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轻工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轻工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轻工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专业校考内容与评分标准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专业校考内容与评分标准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专业校考内容与评分标准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舞蹈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舞蹈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吉林体育学院2022年表演、舞蹈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咸阳师范学院2022年在陕书法学专业课校考线上考生名单及初选考试要求

咸阳师范学院2022年在陕书法学专业课校考线上考生名单及初选考试要求

咸阳师范学院2022年在陕书法学专业课校考线上考生名单及初选考试要求

山西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山西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山西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四川美术学院校考报名与考试时间

2022年四川美术学院校考报名与考试时间

2022年四川美术学院校考报名与考试时间

2022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类校考时间安排

2022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类校考时间安排

2022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类校考时间安排

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校考报名时间与流程

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校考报名时间与流程

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校考报名时间与流程
新高考-学习资料-范文大全-第8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