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3,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2分)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5分)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南北(东北-西南)走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2分)
(2)河流湿地、湖泊湿地(2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3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2分);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2分)。
(4)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4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点击查看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贺兰山地处宁夏平原西部,与宁夏境内此段黄河平行分面,呈南北走向。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还是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是内外流域分界线,是200mm年等降水量的界线,还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是草原与荒漠的界线。
(2)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银川的湿地类型主要是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湿地具有非常强的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从“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宁夏的年蒸发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气候干旱降水少,是湿地萎缩的一个原因,另外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水流减缓,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围湖造田,湖泊面积萎缩,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的增加,也使得河漫滩、湖泊面积萎缩。
(4)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是要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从法制上约束不合理的行为;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要节约用水;做好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为“银川平.....”主要考查你对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的理解。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控制人口规模就是各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要解决利用中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四大关系
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④ 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措施
①政府干预
②公共参与
③强化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的分析:
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活动环境问题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类听天由命,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天命论”或“有神论”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冶炼和制陶消耗大量木材;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征服论”或“人定胜天论”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人大量的废弃物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溢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人类逐渐认识到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和谐论”逐渐抛弃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