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游雁荡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游雁荡记

清·方苞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桐城古代散文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别:区别

B.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完:完全

C.盖至此则万感绝 绝:消失

D.圣贤成己成物之道道:方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越二日而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构架鸠工以自标揭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察于此二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严恭静正之心南取北越之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甥孔巡提议他写一篇游记时,方苞却说:“兹山不可记也。”因为他短于写景,于是就在《游雁荡山记》中避开写景,把重点放在体认雁荡山的精神气度上。

B.作者认为,枞阳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均处于人烟阜胜之地,游览者众多,将本来秀美的崖洞、自然的杰作人为地雕琢污损了。

C.雁荡山不同于那些平缓明媚的山川,给游览者以欢愉之感,由于它特殊的地形地貌,游览者只能深入谷底,“仰而观俯而视”,从而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情。

D.方苞最有名的古文主张是“义法”说。“义,即‘言有物’也;法,即 ‘言有序’也。”“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做到雅洁、雅驯。方苞写雁荡山记,体现了他的义法说。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2)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3)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参考答案:

4.(3分)B(完:保存)

5.(3分)D(结构助词,“的”。A.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B.介词,表目的表因果关系。C.与前面的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情况”表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6.(3分)A(从原文不能得出方苞“短于写景”)

7.(1)(3分)古迹多是榛、芜,不能攀登探索,而山的容貌崖壁的颜色,是这之前我所没有见到过的。

(2)(4分)永州、柳州的各山,乃是荒凉偏远地方的一个山包一道沟壑,柳宗元(字子厚)被贬到那里居住,深入探寻山水(寄情山水)以打发日子,所以熟知了山的全部面貌。

(3)(3分)大概到了这里各种感觉都没了,各种顾虑都消失了,而我的本性和天地的精神完全相接。

附录:文言文译文

癸亥年(乾隆八年)中秋,十五日前一天(即十四日)进入雁荡山,过了两天才回来。古迹多是榛、芜,不能攀登探索,而山的容貌崖壁的颜色,是这之前我所没有见到过的。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记述下来?”我说:“这座山不可记述。永州、柳州的各山,乃是荒凉偏远地方的一个山包一道沟壑,柳宗元(字子厚)被贬到那里居住,深入探寻山水(寄情山水)以打发日子,所以熟知了山的全部面貌。像这座山,则是浙江一带西边的山和东边的海相连接围绕,幽深奇异,险峻陡峭,奇怪、诡异的形状,实在是又大又多,想要把它雕绘出来还追求和这山一样,则山的容貌、石壁的颜色,和那些号称名山的山都是相同的,无法区别哪种是这座山的岩石沟壑了。”

但是我自己从这座山的体会,有两点。在这之前所见到的,比如安徽桐城的浮山、金陵的摄山、临安的飞来峰,它们的悬崖山洞并不是不秀丽好看,而是愚蠢的和尚雕凿了许多仙、佛的石像,低俗的读书人在上面刻画自己的名字和诗辞,就像疮疤一样惊心入目。而只有这座山保存了太古时期的容貌颜色直到今天,又崖壁耸立上千仞,人不能攀援,又所处偏远,富贵、有能力(改造它)的人没有机会来到这里,就算来了也不能久留,无法聚集工匠建造房屋来为自己标榜扬名,所以这座山始终都没有受到愚蠢的和尚、低俗的读书人的雕刻、开凿。再者,凡是山川明媚的景致,能使游人欣然快乐,而这座山岩石深远、崖壁陡峭,仰头观望、地头俯视的时候,严肃恭敬平静正直的心,不觉自己就跳动了。大概到了这里各种感觉都没了,各种顾虑都消失了,而我的本性和天地的精神完全相接。基于这两点,则品德完美的人坚守自己的操行、经历世事的学问,圣贤成就自己成就万物的方法,都能够体会到了。

来源:学习资料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2022年江南十校一模3月联考数学答案及试卷

2022年江南十校一模3月联考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汇总整理2022年江南十校3月联考数学试卷,以及2022年江南十校3月联考数学答案。

2022年江南十校一模3月联考数学答案及试卷

湖南十校联考试卷及答案-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

2022-3-5开始的2022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联考正在进行中!本文带来了2022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联考(2022年3月高三调研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答案及试卷真题,建议持续关注本文获取2022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联考最新答案。

湖南十校联考试卷及答案,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

九师联盟全国卷英语2022答案-2022九师联盟英语答案高三(已更新)

九师联盟2022高三2月联考(全国卷)在2022年2月9日正式开考,目前九师联盟2022高三2月联考考试已经考完了英语,那么九师联盟2022高三2月联考全国卷英语试卷究竟如何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九师联盟2022高三2月联考全国卷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九师联盟全国卷英语2022答案,2022九师联盟英语答案高三

2022深圳一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已更新)

2022年深圳一模在2022年2月23日正式开考,家长和考生们一定很关心考的怎么样,待深圳一模考完之后,小编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深圳一模试卷,深圳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2苏北七市高三一模各科答案及解析(更新中)

2022年苏北七市高三一模在2022年2月16日正式开考,家长和考生们一定很关心考的怎么样,待苏北七市高三一模考完之后,小编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2022苏北七市一模,苏北七市高三一模2022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省内院校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课校际联考成绩揭晓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省内院校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课校际联考成绩揭晓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省内院校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课校际联考成绩揭晓

陕西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通知

陕西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

陕西2022年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

内蒙古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地点

内蒙古:关于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地点的通知

内蒙古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地点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

包含文言文“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翻译,“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译文:(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注】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阅读答案_“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原文及译文赏析文言文翻译
新高考-学习资料-文言文-方苞《游雁荡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