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介绍
工学 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82602T
1.专业特色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本校于2019年开始招收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是江西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填补了江西省假肢矫形工程本科教育的空白。
假肢矫形工程是健康科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体康复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亦是工程技术与康复医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典型的“医工结合”学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国家紧缺的高级假肢矫形工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具备康复医学、生物力学、康复技术、机电技术、材料科学、假肢矫形设计与制作等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康复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本技能,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临床康复、假肢矫形工程领域、康复辅具行业等从事技术服务、产品设计与制作、开发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相关工作。
2.教学质量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按照“医工科高度融合,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学科建设优势,联合康复学院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和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已有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瞄准社会对肢体残障康复、功能障碍康复以及康复辅具的品质需求与发展,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前沿专业视野、良好人文情怀的紧缺型假肢矫形工程医疗领域高级专业人才。
3.师资队伍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拥有一支治学严谨、规模相当、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了78.1%。35岁以下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人,比例达到56.3%,80%以上的授课教师具有行业经历。同时本专业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已经聘请了2位国内知名假肢矫形工程专家作为我校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专家技术顾问。
4.教学资源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现有电工技术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3D鞋垫制作实验中心、医学传感器实验室、嵌入式生物医学电子实验室、模具装配实验室及辅助器具工艺实训室等11个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近2000㎡,专业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达650余万元。2020年获批赣州市假肢矫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假肢矫形器设计与制作教学平台第一期建设已经于2021年5月完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00m2,实验设备总价值约250万。该平台的第二期、第三期建设经费预计总计550万。
实习基地包括赣南医学院的3所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江西省赣康康复辅具有限公司、赣州市残联假肢矫形配置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四川八一康复中心、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宁波市康复医院等十余个高水平医院或机构,同时还包括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宝泰欧(北京)假肢矫形器商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假肢矫形器械企业,并与其中多家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专业实践、就业等方面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
5.应用领域和就业前景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残疾人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我国的残疾人口总数为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距深度老龄化一步之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残疾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功能障碍者,对于康复保健的意识不断提高,对于康复医学技术服务和康复辅具品质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病残人群除了采用常见的康复治疗手段和外科手术矫正外,多数还需要借助假肢矫形或辅助器具,其中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更加朝智能化、人机一体化以及生物仿生控制等方面发展。
我国老龄化程度、庞大的残疾人基数决定了我国康复辅具的市场需求巨大。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约为7000亿元。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据工信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到了“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以及“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康复辅助器具和康复服务业发展潜力最大、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经济的发展,各大医疗机构皆相当重视康复医疗与假肢矫形工程,从不同生物原理、不同科学层次为患者提出了更加完美的肢体康养及矫正方案,以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品质。
假肢与矫形器技术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但是目前我国假肢矫形从业人员严重缺乏,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在2012年公布的全国的注册假肢矫形执业制作师不足800人。我国在此专业人才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现有的专业假肢矫形师明显不足,尤其是中高端人才更是匮乏,所以该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面非常广泛,可在国内外各大综合医院康复科、各级康复专科医院、大型医康养机构、残联假肢矫形中心、假肢矫形器生产企业、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康复器具适配机构、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公司、行业协会等假肢矫形工程相关领域的医院、企业和机构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VR治疗,假肢与矫形器的生产、装配、评估及使用训练指导等工作,以及3D打印材料、精密医疗器械、智能康复设备等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调试、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学生毕业后,也可选择报考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深造。
2. 本专业师资
黄颖 女
医学博士、执业医师、硕士生导师
2018年开始从事康复治疗教学与实践工作,主要承担传统康复方法学、康复工程学、慢性疾病运动康复等课程。2019年开始担任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假肢矫形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承担《康复工程》、《脊柱矫形器设计与应用》等课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及亚健康,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体足部和脊柱的生物力学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足部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的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研究,慢性病的运动康复研究。曾参与《中医内科学》(科学出版社)以及《亚健康干预指导手册》(科学出版社)的编写工作。曾参与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曾主持和参与了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以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曾在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康复辅具中心和江西省赣康康复辅具有限公司培训学习。
王梁 男
讲师,运动人体科学硕士
擅长人体运动学、体质测量与评价、矫形器合并运动疗法促进肌肉骨骼康复。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员,美国体能协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主要承担《人体运动学》、《运动生物力学》、《下肢假肢设计与应用》等课程。2015年参加ACSM-CPT培训,2017年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教育能力培训班,2018年参加NSCA-CSCS考试,通过科学基础知识部分,2019年赴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学习《肌动学》与《假肢与矫形器》。
刘昭臣 男
毕业于美国杜肯大学,康复科学硕士、主管治疗师
2019年开始从事康复治疗教学与实践工作,主要承担《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上肢矫形器的设计与应用》等课程。曾就职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获LSVT-BIG国际认证,美国AOTA协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辅具应用专委会科普学组委员,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和参与市厅级、校级课题2项。
廖媛 女
运动医学硕士,执业医师
先后于江西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江西赣康康复辅具有限公司学习,主要承担《上肢假肢设计与应用》、《下肢假肢设计与应用》、《矫形临床学》、《康复工程学》等课程教学任务。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为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与康复、临床研究方法学,发表SCI论文2篇。
叶连生 男
江西赣康康复辅具有限公司负责人
原江西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假肢制作师,国家注册矫形器制作师,残疾辅助器具司法鉴定人。中国康复器具协会会员,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假肢矫形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国家专利3项,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中国残联“全国十佳”假肢技师,全国辅助器具矫形器制作专业技能竞赛“优秀技师”,2017年“最美长江技师”。赣南医学院康复工程学兼职副教授,从事临床康复工程学、假肢与矫形器学教学十余年,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
刘德明 男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假肢矫形科假肢组组长
主管假肢矫形师,国家注册假肢、矫形器制作师。全国首批通过德国Human Study e.V.颁布的SCS脊柱侧弯矫形器师认证资格。广州物理治疗学会脊柱侧弯及体态康复分会副会长。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矫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工伤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从事假肢矫形器临床装配工作20年,擅长德国斯罗特医院索本海姆(SCS)脊柱侧弯诊断及侧弯矫形器制作。擅长下肢假肢及偏瘫辅具适配:包括下肢各类假肢的临床诊断、处方制定、适配及步态训练;各类疑难足部、大腿截肢病例的处理;常见假肢异常步态分析及解决;偏瘫患者矫形器介入治疗等。曾参与编写《康复工程》、《假肢矫形器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等;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专利主要研发人。
艾旺宪 男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手外伤康复矫形器组组长
康复辅具科教学秘书,院聘主管治疗师,二级治疗师,香港理工大学义肢矫形硕士。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矫形支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成人足踝学组委员,广东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专家库专家。曾荣获2015年广东假肢师技能赛“第一名”,2015年民政部颁发的全国民政行业第二届假肢师技能大赛“三等奖”,2017年广州国际康复论坛及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科莱瑞迪杯”支具制作技能大赛 “一等奖”。
赵正全 男
副主任治疗师,赣南医学院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专家技术顾问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康复》杂志副主编;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假肢矫形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神经电生理检查、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器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研究,曾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湖北省科技成果奖2项,获国家实用专利3项。撰写专业论文70余篇,参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等10余部教材的编写,主编专著《低温热塑矫形器实用技术》。
关雄熹,男,国际假肢及矫形师学会(ISPO)资深会员,赣南医学院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专家技术顾问。前国际假肢及矫形师学会香港分会(ISPO-HK)会长。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系医学生物工程课程委员会成员。《中国康复医学》(卓大宏、华夏出版社)编委,《临床康复医学》(汕头大学出版社、黄东峰)编委。
3.招生H5二维码
4.招生咨询QQ群:790421491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http://zs.gmu.cn/info/1064/1853.htm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