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一、时代机遇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紧密对接位居10强产业之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专业侧重培养在移动互联网相关领域从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UI界面设计、技术支持和软件实施等“高度紧缺岗位”的相关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绵阳市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慧能源、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从事智能终端开发的IT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培养拥护党的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移动终端开发所具备的软件技术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业界主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与开发技能和软件项目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移动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UI界面设计、技术支持和软件实施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IT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软件设计开发技术领域,从事移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UI界面设计、技术支持和软件实施等岗位的工作。对应的岗位主要有: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UI界面设计师、软件实施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等。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对应的主要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如表1所示,拓展岗位如表2所示。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普高、中职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五、专业特色与亮点
(1)校内实训条件:本专业拥有“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等3个校内实训室,配备高配置电脑、智慧家居等,集产、学、研、创为一体,满足师生新技术应用和创新需求。
(2)工匠工坊:本专业与移动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入驻企业,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企业工程师通过真实项目带团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课证融通:本专业课程体系融入1 X Web前端工程师和1 X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等级证书应知应会知识点,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4)师资力量:本专业教师全部获得计算机类学士学位、双师型教师,30%以上的教师是副教授,理论与实践能力强。
(5)校外实训基地:众多有限公司为本专业提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顶岗实习等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
(6)专业协会:组织创建计算机协会,广泛吸收全校潜力学员,参与计算机类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教学相长。
六、教学成果
(1)教学成果奖:近3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级示范课程1门,主持全国计算机高等学院教研一般课题1项、清华大学出版社专项课题1项,在线精品课程3门,主持四川生民办教育协会重点课题目1项,发表学术与教研论文15篇,出版教材1部。
(2)技能大赛: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及省级竞赛中获奖,近几年获得 “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Java程序设计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优秀奖,C/C 省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国赛二等奖一项,ACM程序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
七、主干课程
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考虑,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公共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拓展模块”的“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将实践技能培养课程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融入其中。
专业开设专业课程12门,实践教学比例占60%以上。其中,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为省级资源课,《HTML5应用开发》为国家软件专业资源库课程。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密切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在课程体系中系统设计Web前端开发证书初、中、高级相关课程。
八、证书照片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