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唐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1~1箫。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 * ?

注释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 * 于此,故名。”
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
教:使,令。

寄扬州韩绰判官问答

问:《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谁?
答: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杜牧
问: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的作品
问: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自 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问: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的下一句是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1~1箫。
问: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牧名句大全

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 * 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 ?”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 * 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 * 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唐诗三百首】《已凉》原文、翻译及赏析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已凉原文,已凉赏析,已凉,已凉注释,已凉译文

【唐诗三百首】《送僧归日本》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送僧归日本原文,送僧归日本赏析,送僧归日本,送僧归日本注释,送僧归日本译文

【唐诗三百首】《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原文、翻译及赏析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原文,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赏析,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注释,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译文

【唐诗三百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1~1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寄扬州韩绰判官注释,寄扬州韩绰判官译文

【唐诗三百首】《灞上秋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上秋居原文,灞上秋居赏析,灞上秋居,灞上秋居注释,灞上秋居译文

【唐诗三百首】《玉阶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原文,玉阶怨赏析,玉阶怨,玉阶怨注释,玉阶怨译文

【唐诗三百首】《章台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章台夜思原文,章台夜思赏析,章台夜思,章台夜思注释,章台夜思译文

【唐诗三百首】《别房太尉墓》原文、翻译及赏析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别房太尉墓原文,别房太尉墓赏析,别房太尉墓,别房太尉墓注释,别房太尉墓译文

【唐诗三百首】《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赏析,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注释,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译文

【唐诗三百首】《饯别王十一南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饯别王十一南游原文,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饯别王十一南游,饯别王十一南游注释,饯别王十一南游译文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