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年我国都会对养老金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今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发布。根据人社部最新发布的通知,2022年养老金上调比例为4%。目前各地都是以全国养老金调整比例为基准,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先了解一下2022年的养老金上调何时发放。2022养老金异地筹集标准是多少?
一、2022养老金上调什么时候发放?目前要求是7月底前将上涨的基本养老金补发到位。根据多地已经出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拟确保7月31日前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并从1月起补发。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在当地人社厅官网公布了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如宁夏、湖南、河北、吉林、辽宁、河南、天津、陕西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地方的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会陆续出台。今年养老金调整的范围主要是2022年前已办理相关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时间从2022年1月1日开始,也就是说,各地调整养老金方案并公布通知后,今年上半年的养老金调整将补发。
二、2022年各地养老金上调标准1.湖南
根据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公布的《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在定额调整方面,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的,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1.2元。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的调整是以本人2021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再增加1.4%。调整:70-79周岁的,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15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25元。退休地点属于国家划定的艰苦边远地区的,每人每月还可以增加10元。
2.天津
定额调整方面,每人每月增加48元。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退休职工和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2.5元;缴费15年以上的退休人员,在每人每月增加22.5元的基础上,缴费15年以上的,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每人每月增加1.5元。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2021年底每人每月按本人月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1.24%。调整: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3.河北省
根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冀人社字[2022]182号)可知,在定额调整方面,每月每增加退休职工46元。挂钩调整方面:退休、退职人员按其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22元;本人每月按照2021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09%增加基本养老金。调整:高龄退休人员,截至2021年12月31日,1947年1月1日至195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2年1月1日至1946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发30元;1941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的每个人每月将额外获得40元。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边远艰苦地区的离退休人员
立正!2022养老金上调。这四类人涨的更厉害!
第一类高龄退休人员
相信你可以从上面一些省份发布的通知中看到,在倾斜调整的部分,所有不同年龄的高龄退休人员都进行了调整。他们可以拿到这部分倾斜调整,也可以拿到配额调整的部分。
第二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
这一类也属于养老金倾斜调整的范围。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西藏的平均养老金比其他地方高?这是主要原因。
第三类缴费年限长的人
这一类属于养老金挂钩调整。想必多付出多收获的道理不需要跟大家重复。有的人很小就出来工作了,工作了一辈子还交了这么多年的养老保险。付款时间越长,他们做的调整就越多。
第四类养老金低的人
这个环节主要照顾低收入人群,各地区会根据实际情况多给一点,但不会超过各地区平均值。
总体来说,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人社部明确要求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步走的调整方式。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直接按照4%的调整比例进行调整,但参考的是养老金整体涨幅,而且是平均值。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计算调整超过4%,有的人不到4%,这是正常现象。
三、养老金的发展困局在中国,养老一直是社会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问题始终影响着管理层的整体决策。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达13.26%,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超过了全球7%的老龄化水平。
目前国内社会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老龄化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社会新增劳动力却没有明显增加。一些研究和分析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2020年左右消失。纵观世界发达资本国家,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问题。以日本为例。经过1961年至1970年的国民倍增时期,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和社会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当地老年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增。更有当地权威数据预测,2020年后日本老龄化水平将达到40%。
近年来,在国内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养老金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实验,中国式的养老金改革似乎渐行渐远,人们期待的改革方案却迟迟没有出台。中国目前的养老金改革深陷五大困境:
即养老金双轨制的困境: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缓慢,涉及体制问题较多,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沿用1978年以前的制度。经过30多年的差异化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激发点。
养老金缺口的困境:有调查机构认为,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18.3万亿。可想而知,假设预测属实,目前社会养老金缺口将占GDP的35%。巨大的养老金缺口肯定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支出,也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养老金储备的困境: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金储备仅为GDP的2%,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空账持续增长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困境:据统计,新农保、城居保、城乡保累计余额的55%左右基本属于活期存款。进入养老金市场等投资渠道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延迟退休的制度困境:随着养老金缺口的不断扩大,延迟退休年龄和增加个人缴费成为缓解社会养老金缺口的主要途径。但是,盲目采用上述miti
2014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1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决算报告。2013年企业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支出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专家预测,职工养老保险这样跑下去,年底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不过,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认为,“虽然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但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能够保证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他还强调:2企业年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养老保险受益人群范围更广,保障水平也更高。
大型保险公司专业人士崔鹏认为,支出增速连年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部分收入用于填补过去的隐性债务,导致支出增加;
其次,近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与养老金支出的增长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