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翻译及注释

朝三暮四

佚名 〔先秦〕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猴子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朝三暮四问答

问:《朝三暮四》的作者是谁?
答:朝三暮四的作者是佚名
问:朝三暮四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朝三暮四是先秦的作品
问:朝三暮四是什么体裁?
答:文言文
问: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出自 先秦佚名的《朝三暮四》
问: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的下一句是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小学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原文翻译及注释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陈元方候袁公赏析,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候袁公注释,陈元方候袁公译文

小学文言文《杨氏之子》原文翻译及注释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原文,杨氏之子赏析,杨氏之子,杨氏之子注释,杨氏之子译文

小学文言文《一毛不拔》原文翻译及注释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一毛不拔原文,一毛不拔赏析,一毛不拔,一毛不拔注释,一毛不拔译文

小学文言文《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注释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读书要三到原文,读书要三到赏析,读书要三到,读书要三到注释,读书要三到译文

小学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翻译及注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

揠苗助长原文,揠苗助长赏析,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注释,揠苗助长译文

小学文言文《董行成》原文翻译及注释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

董行成原文,董行成赏析,董行成,董行成注释,董行成译文

小学文言文《愚人食盐》原文翻译及注释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愚人食盐原文,愚人食盐赏析,愚人食盐,愚人食盐注释,愚人食盐译文

小学文言文《吴起守信》原文翻译及注释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

吴起守信原文,吴起守信赏析,吴起守信,吴起守信注释,吴起守信译文

小学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翻译及注释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

精卫填海原文,精卫填海赏析,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注释,精卫填海译文

小学文言文《林琴南敬师》原文翻译及注释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林琴南敬师原文,林琴南敬师赏析,林琴南敬师,林琴南敬师注释,林琴南敬师译文
新高考-学习资料-文言文-小学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翻译及注释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