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理解-中学教育与能力考点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该知识属于中学教育与能力中的相关考点,因此需要大家来进行理解记忆。考查时主要以单选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涉及到对于知识理解的标志以及实施措施。相对考频不高。

一、知识理解的标志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能把握知识的实质,确定知识的深层结构,从而可以在改变表层结构的前提下,仍能用新的表层结构来表达同一个深层结构;

2.能根据理解知识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即能正确地执行动作。

二、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强调,为了促进理解的生成,必须改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识,改变他们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的认识,学生的任务不是记录和背诵教师所给的知识,而是需要把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及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进行生成性学习。

(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①加题目。为了给一篇文章加题目,学习者需要把不同的内容综合起来,加以提炼。加什么题目,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要抓住中心,醒目而富有想象和创意。

②列小标题。为了给一个或几个段落写小标题,学习者需要综合这一部分的意思,这不仅可以用于语文教学,也可以用于其他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

③问题。针对当前的内容,出自己想弄明白的问题,这需要学生对内容进行综合和分析。

④说明目的。说明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这需要学生综合这段内容,结合前后文内容做出分析和推测。

⑤总结或摘要。为全部内容写一份总结,或者概括它的中心意思,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而不是摘抄、罗列书上的原话,东拼西凑。

⑥画关系图或列表。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概括、整理这段内容的要点,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相关概念的异同。

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奥苏贝尔分析了认知结构的不同特征对知识理解及其保持的影响。

第一,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

第二,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第三,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3.学习材料的内容

首先,学习材料的意义性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应该有逻辑地、清晰地表达出某种观念意义,具有激活学习者相关知识经验的可能性。那些无意义的音节或乱码是难以导致理解活动的。

其次,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相对来说,具体材料中包含了更多具体的、形象的、与生活经验更为贴近的信息,这容易在学生的经验背景中引起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联系。

三、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教材直观与概括化实现的。其中,直观是前提,是基础;概括化是结果,是目的。

(1)常用的直观形式

①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②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

③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如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2.运用变式与比较

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3.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就是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它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避免学生形式主义地掌握教材。

4.通过启发式教学,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教材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总是和一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联系。因此,利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起他们理解教材 或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是非常必要的。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层次性,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小试牛刀】

1.(单选题)知识理解的标志有( )。

A.知道“是什么” B.知道“怎么样”

C.能复述 D.能描述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理解的标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会通过可见的外部言行表现出来。(1)知道“是什么”,明确知识的表面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2)知道“为什么”,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3)能举例复述,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合乎逻辑地复述知识,举出实例,对原文能进行压缩、扩展或改组,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提出问题。(4)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已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题干中A项符合知识理解的正确描述,故本题选A。

2.简答题

请简要陈述如何提高知识的理解。

【参考答案】

知识理解是概念学习的重要一步,如何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教材直观与概括化实现的。其中,直观是前提,是基础;概括化是结果,是目的。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运用变式与比较

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3.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就是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它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避免学生形式主义地掌握教材。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教材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总是和一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联系。因此,利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起他们理解教材或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是非常必要的。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层次性,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初中美术《生肖的联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欣赏十二生肖的相关艺术作品,了解民俗知识;尝试运用变形、组合、盘绕、重置、添画、装饰等手法表现生肖联想的内容。2.通过观察、讨论、理解,发挥想象,尝试多种表现方法,进行十二生肖的创新表现,提升想象力和造型能力。3.关注祖国的民俗文化,提升民...

初中美术,生肖的联想,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白毛女》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请谈一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参考答案】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美术广泛而深度地融入社会,以丰富和多样的视觉形态促进交流、传播文化、发展创意、服务社会,凸显其人文...

高中美术,白毛女,答辩题目及解析

2022上半年山东济南市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证书领取通知

各位考生:2022年上半年在济南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参加考试的普通话证书将于9月15日开始发放,证书发放采取邮寄和自取两种方式,具体发放方式如下。一、证书邮寄已办理证书邮寄的考生,证书将于9月15日通过中国邮政速递分批次寄出,如考生10月15日尚未收到证书,联系邮...

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考试,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测试

2022上半年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领取温馨提示(山东,东营市)

点击查看>>>2022年上半年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领取温馨提示

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考试,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测试

2022下半年山东东营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公告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恢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鲁教语函〔2020〕4号)要求。为做好2022年下半年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现公告如下:一、受理范围1.未取得有效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在职、在岗...

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考试,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测试

2022山东济宁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领取公告

凡参加2022年6月份济宁市面向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以上(80分及以上)的考生(成绩查询网址:http://www.cltt.org/studentscore),9月5日起可到各县市区测试点领取2022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各县市区联系信息见附件点击查看>>>各县市区联系信息

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考试,山东教师资格普通话测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要知识点之终身学习

【知识初探】终身学习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重要知识点之一,以单选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同时在案例分析中也同样涉及。所以大家要认真备考,主要考查定义、特征、人物思想、著作、名言、重要会议和报告内容。以下我们将对终身学习的重要考点进行汇总。(一)定义终身学习是指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要知识点,终身学习

文化素养-文学常识

在教师资格科目一的考试中,最让大家头疼的一个部分应该就是文化素养无疑了,考试广度之大让我们无从入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文学常识中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并进行了相应划分,帮助大家梳理琐碎的知识。No.1中国文学著作最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我国最大...

文化素养,文学常识

知识点解析——教学观

教学观在综合素质的考试中主要考查方式是单选、案例分析题,以案例分析题为主,单选题主要以例子型的单选题为主。因此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识记知识点。今天对教学观进行细致梳理,希望大家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并熟练运用。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教...

知识点解析,教学观

教师资格科目一考点-学生的权利

学生的权利是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题干通常是以例子的形式呈现,考生需将题干与权利种类对应,因此考生需要清楚每种权利的含义及相应的侵权行为表现。学生的权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公民所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二是作为...

教师资格科目一考点,学生的权利
新高考-大学必备-教资考试-知识的理解-中学教育与能力考点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