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古诗文鉴赏】《晚秋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晚秋夜

白居易 〔唐代〕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宽广夜空明月高悬静寂无声,月光下只有愁人独自徘徊,形单影只。
盛开后渐渐凋零的菊花倚着稀疏的篱笆,枯败的梧桐树叶飘落寒井之上。
塞外飞鸿感到晚秋已尽,急速的由北向南飞去;邻居的鸡啼推迟因为它知道昼短夜长。
积聚着情感不说话,徒然思索着,风儿吹落露珠,打湿衣襟,感到一阵凉意。

注释
溶溶:宽广的样子。
寒井:井下寒凉。
塞鸿:塞外的鸿雁。
凝情:情意专注。

晚秋夜问答

问:《晚秋夜》的作者是谁?
答:晚秋夜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晚秋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晚秋夜是唐代的作品
问:晚秋夜是什么体裁?
答:七古
问: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晚秋夜》
问: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的下一句是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晚秋夜赏析

历代诗家惯将白居易、元稹看成一个诗派,而以通俗归结。其实,元、白虽以通俗而驰誉诗坛,但他俩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习惯、出身、经历不同,其诗风亦迥然有别。苏轼曾说:“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谓轻,并非轻薄、轻佻,而是轻浅、轻艳。它虽也尚俗,但色泽鲜丽,色彩斑斓,兼纤秾、繁缛之美;而白居易则崇尚一个淡字。因此元稹为艳俗,白居易为淡俗。元长于涂色,白擅于白描。清代诗评家田雯在《古欢堂集》中评:“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所以,白诗的通俗是浅、淡、清,这与元诗的轻、浓、艳大不相同。白居易也直言不讳地称他自己“诗成淡无味,多被众人嗤”(《自吟拙什因有所怀》)。淡,正是白诗的一大特点。它淡而有味,极有韵致。不仅如此,白居易不但宣称他的诗风崇尚一个淡字,同时,又公开地排斥一个艳字。但这种艳,并非绮丽、纤秾,而是一种 * 之风,因此他在给元稹的诗序中声称他的诗“淫文艳韵,无一字焉”(《和答诗十首序》)。在写给皇帝的《策林》中,他也强调“删淫辞,削丽藻”。在白居易的诗中,虽偶见绮丽,但并不占主导地位。《晚秋夜》就是一首融通俗、绮丽于一体的佳篇。它的特点可用浅、淡、清、丽来概括。

所谓浅,就是浅显通俗,琅琅上口,不饰典故,不用奥语;所谓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所谓清,就是气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谓丽,就是容光焕发,天真纯净,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把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明媚清朗、宁静深邃的境界中。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这里,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颔联写菊花开放,论常理,秋菊独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时却是残菊花开,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凋谢之期已不远了。然而,尚可支撑些时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却已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这里,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着愁情,且与首联写的“愁”字相呼应。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尽;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这里,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这就是首联所写的“愁人”,他“凝情不语”,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拂在白露上,冷气袭人,衣不胜寒。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别内赴征三首》原文赏析及翻译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别内赴征三首原文,别内赴征三首赏析,别内赴征三首,别内赴征三首注释,别内赴征三首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江夏送友人》原文赏析及翻译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江夏送友人原文,江夏送友人赏析,江夏送友人,江夏送友人注释,江夏送友人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寄远其七》原文赏析及翻译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上二句一作日日采蘼芜。上山成白道。)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上二句一作昔时携手去。今日流泪归。遥

寄远其七原文,寄远其七赏析,寄远其七,寄远其七注释,寄远其七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落日忆山中》原文赏析及翻译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落日忆山中原文,落日忆山中赏析,落日忆山中,落日忆山中注释,落日忆山中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秋夕旅怀》原文赏析及翻译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秋夕旅怀原文,秋夕旅怀赏析,秋夕旅怀,秋夕旅怀注释,秋夕旅怀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古风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

古风其一原文,古风其一赏析,古风其一,古风其一注释,古风其一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雪谗诗赠友人》原文赏析及翻译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雪谗诗赠友人原文,雪谗诗赠友人赏析,雪谗诗赠友人,雪谗诗赠友人注释,雪谗诗赠友人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赏析及翻译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赏析,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舞曲歌辞。独漉篇》原文赏析及翻译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

舞曲歌辞。独漉篇原文,舞曲歌辞。独漉篇赏析,舞曲歌辞。独漉篇,舞曲歌辞。独漉篇注释,舞曲歌辞。独漉篇译文

【李白古诗文作品鉴赏】《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原文赏析及翻译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原文,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赏析,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注释,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译文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白居易古诗文鉴赏】《晚秋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