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的意思离故乡越来越近 情绪越来也激动 紧张 害怕发现什么

遇到故乡的人都不敢打听家里的情况

现在一般比喻回家心情激动 ……

作品原文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品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翻译赏析 名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渭城朝雨?徘岢荆 客舍青青柳色新: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三首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④。开荒南野际⑤,守拙归园田⑥。 方宅十余亩⑦,草屋八九间。榆

陶渊明,归园田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

《登幽洲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洲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武后时,官右拾

登幽洲台歌,陈子昂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八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八 71、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

孔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副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登岳阳楼,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

泊船瓜洲,王安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全文翻译赏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首句“无言独

李煜,相见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翻译赏析 名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