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佑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诏即罢祥职。四年七月,上章,上览书不悦,诏付尚书省诘之。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诏谕曰:“朕始以规有放归山林之语,故令诘之,乃辞以不职忌讳,意谓朕恶其言而怒也。朕初无意加罪,其令御史台谕之。”寻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章,劾同判大睦亲事[注]撒合辇谄佞,招权纳贿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辇竟出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尝召文绣署令王寿孙作大红半身绣衣,且戒以勿令陈规知。及成,进,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上因叹曰:“陈规若知,必以华饰谏我,我实畏其言。”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一时近巨切议,惟畏陈正叔耳,挺然一时直士也。后出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论惜之。规博学能文,诗亦有律度。为人刚毅质实有古人风笃于学问至老不废浑源刘从益见其所上八事叹曰宰相材也每与人论及时事辄愤惋盖伤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死之日,家无一金,知友为葬之。

【注】同判大睦亲事:官职名,掌管宗室事务。

翻译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中词赋科进士,宋室南渡后任监察御史。贞佑三年十一月,上奏章称:“警巡使冯祥由刀笔吏晋升,并无其他才能,只是将残酷苛刻的督察责罚当作职责。因为这而晋升职务,恐怕会助长残忍暴虐的风气,(我)请求罢黜斥退(他)来劝勉其他的人。”皇上下诏立即罢免冯祥职务。

贞佑四年七月,陈规上奏章,皇上看了奏章不高兴,下诏令让尚书省责问陈规。宰相讨厌陈规变乱更改各种事务,认为他所说的事大多不妥当,于是,陈规惶恐地等待皇上降罪。皇上下诏告诉他们说:“我当初因为陈规(奏章中)有归隐山林这样的话,所以让人责问他,(他)却用不知道忌讳作为说辞,意思是说我讨厌他的话而发怒。我当初本来无意加罪于他,让御史台(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不久出任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奏章,弹劾同判大睦亲事撒合辇谄媚奸佞,揽权受贿以及为政不公的事情。因为这撒合辇最终被调出都城担任中京留守,朝廷大臣们对此都感到快意。当初,宣宗曾经召见文绣署令王寿孙,(要他)制作大红色的长及半身的绣花衣服,并且告诫他不要让陈规知道此事。

等到衣服制成,进献给皇上,皇上召见王寿孙问:“可曾让陈规等人知道?” 王寿孙叩头下拜说:“臣侍奉在宫闱禁地,凡是宫中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对外面的人讲,何况还当面接受了皇上的训示呢!”皇上于是叹息说:“陈规如果知道此事,一定会因为华美的服饰一事劝谏我,我的确害怕他的谏言。”陈规进谏毫不宽容,不留情面,在朝中极富声望,凡是宫中要做什么事,皇上一定会说:“恐怕陈规有话说。”当时皇上的近臣们私下议论,只害怕陈正叔,(陈规)是当时突出的正直人士。后来陈规出任中京副留守,没有上任就去世了,士人们都很惋惜他。陈规学问渊博,能写文章,写诗也讲究格律法度。他为人刚强坚毅、质朴诚实,具有古人风范,专心治学,到老年也不停止。浑源人刘从益看到陈规奏章中所论述的八件事,叹息着说:“这是做宰相的人才啊!”(他)每当和别人谈论到时政时总是感到愤激惋惜,哀叹陈规的谏言没有得到施行。南渡以后,谏官中,人们(只)称赞许古、陈规,而陈规不以敢言刚直自称,尤其被人看重。陈规去世的时候,家中一点钱都没有,知己友人料理安葬了他。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复六松书(清)魏禧_文言文大全

“死友”一语,此仆十数年来最伤心事。每登高望远,辄怆然涕下[1],有子昂“天地悠悠”之叹[2]。吾辈德业相勖[3],无儿子态,然气谊所结,自有一段贯金石、射日月、齐生死、诚一专精、不可磨灭之处。此在千百年后,犹

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蒙人遇虎,刘基

坦腹东床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坦腹东床,王羲之

大铁椎传(清)魏禧_文言文大全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1)归,与陈子灿(2)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3),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

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佑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

陈规传

吾庐记(清)魏禧_文言文大全

季子礼[1],既倦于游,南极琼海[2],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3],曰:“此真吾庐矣1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4],平畴崇田[5],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

秦武王偏听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秦武王偏听,秦武王,扁鹊

重刻《杨椒山集》序(清)毛奇龄_文言文大全

少读王章传[1],涕泗被面,骤出对客不能饰,客讶问故,曰:“吾读王仲卿传故也。”既而读杨淑山自著年谱,惊曰:“此非仲卿乎?”仲卿学长安,独与妻居,疾病无卧被,入牛衣中[2],与椒山读书无卧被同。仲卿为谏大夫

秦良玉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秦良玉文言文翻译: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

秦良玉

蔡邕论(清)顾景星_文言文大全

王允既诛董卓[1],蔡邕动色悲叹,允勃然叱之曰[2]:“董卓国之人贼,几倾汉室。邕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义,以忘大节。天诛有罪,反相痛伤,岂不共为逆哉1收付廷尉[3],人皆冤邕而罪允。以今观之,王允斯言,

新高考-学习资料-文言文-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_文言文大全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