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看到宋江对自己一步步的“架空”和深层次的“威胁”,身为粱山一把手的晁盖心里非常不自在,加上宋江时常挂在嘴边的“招安”投降主义路线对梁山兄弟,尤其是军师吴用的“负面影响”,使梁山的发展方向背离了自己的意愿,因此晁盖对宋江从万分感激逐步演变为非常反感,甚至是恨之入骨。

梁山在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是北宋时期一个拥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农民武装集团的总部所在地。既然是一个集团,那就必定有领导机构,自然也就必定有一二把手。按照梁山最初的排座次,一把手是托塔天王晁盖,二把手是及时雨宋江。然而,通观一部《水浒传》,不难看到,梁山上的一把手晁盖却始终斗不过二把手宋江。那么,梁山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吊诡的事情?是一把手的无能,还二把手的奸诈?在这样一个农民武装集团的领导机构中究竟发生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还是从一把手晁盖的身上说起。

网络配图

晁盖在梁山上应该是第二代领导人,在梁山的三代领导人之中起到难能可贵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是他的不懈努力,积极进取,梁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朝廷不敢轻视的农民武装集团。

毋庸置疑,晁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王级的人物,在梁山落草之前,他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的领导,大约相当于如今的村长兼村支书的地位。他虽然身为一村之长,但是为人慷慨大方,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他喜欢刺枪弄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刘唐探听得大名府梁中书将生辰纲运往东京为其岳父蔡京祝寿,便前来投奔晁盖报信,被郓城县的刑警队长雷横捉住,幸亏晁盖将他认作侄子,使雷横放了刘唐。晁盖与自己已经建立了深厚革命友谊的吴用、公孙胜、阮氏兄弟等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事发后,他们在石碣村打败了前来拘捕他们的官兵,投奔梁山泊入伙。一个生活安乐的村级领导,能够抛家弃业地铤而走险,为了“劫富济贫”的崇高目标,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晁盖可谓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但是,因为梁山第一代领导人王伦因有人格缺陷,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不能容人,吴用便智激林冲火并了王伦。火并了王伦之后,大家一致推举晁盖为第二代领导人,于是,他也就成为了继王伦之后的梁山一把手。然而,当宋江投奔梁山之后,这个农民武装集团才开始了有了二把手。从此,梁山便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分成了面和心不和两大势力。那么,宋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一上梁山就能坐上二把手的交椅?又为什么能将一部分梁山好汉拉到自己身边,和一把手晁盖分庭抗礼呢?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做过济州府郓城县的押司,是一名捧着铁饭碗的县府的官员。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深受县府领导的赏识和器重。宋江“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加上他“端的挥金如土”,喜欢为他人“排难解纷”,乐于“周全人性命”,名声传遍山东、河北,在别人眼里宋江就如同一场“能救万物”的“及时雨”。

网络配图

晁盖“智取生辰纲”事发后,宋江“担那血海般干系”为晁盖通风报信,才使晁盖等七人能够侥幸躲过此劫,上了梁山,成为第二代领导人,奠定了梁山事业最初的武装组织和领导机构的基础。也正是如此,宋江不仅丢了铁饭碗,还成为一名杀人犯,这是令宋江所始料不及的。从“春风得意”县府官员,突然变为“一无所有”穷光蛋,从“救世主”沦落为“阶下囚”,宋江遭受的损失无疑是极为惨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即便如此,宋江也没有听晁盖的劝告上梁山落草为寇,相反他选择了“刺配江州”,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大宋王朝的官场上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大宋皇帝的昏庸和朝廷的腐败,没有让宋江在那次“大赦天下”的优惠政策中得到解脱,宋江企图在官场中东山再起的希望彻底破灭了,这让宋江在心理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要想名垂青史,出人头地,只有上梁山领导人马与朝廷抗衡,打出梁山的威名,换取迫使“朝廷招安” 的筹码这一条路可走。他的这种心态从他在浔阳楼酒后题的反诗“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和反词“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巷口”中可以看的出来。

晁盖上了梁山,当上第一把手以后,虽然搞一些基本建设,促进了集团的发展。但是他出于小农经济的基本理念,对于占山为王、衣食无忧的现状非常满足,既没有制定梁山的发展纲领,也没有壮大革命的武装队伍;既没有长远的规划,也没有近期的打算;既没有考虑梁山的前途,也没有考虑兄弟们的归宿,只是“义气用事”,整日里与弟兄们“逐日宴乐”,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没有远虑,没有近忧,没有进取心,没有紧迫感。这使梁山上兄弟们就如同一盘散沙一般,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得过且过的江湖生活。

网络配图

当宋江来到梁山之后,晁盖用请他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的提议作为对他救命之恩的宋江的回报,宋江在推辞中没有说自己才能欠缺、威望不够之类谦虚的话,而自己之所以不做一把手是因为晁盖比他年龄长,自己不能以小欺大,情愿做第二把交椅。宋江此时很明白,自己刚上梁山就夺人之位是很不地道的事情,加上自己立足未稳,没有功绩,民心不附,即使有这种念头也不能轻举妄动。但是“自小学吏”的宋江却让“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表面上是让新上山的头领谦逊礼让,实际上是在与旧头领“划清界线”,因为旧头领都是跟随晁盖多年的手下,而新头领们则绝大多数是宋江拉拢到梁山的,是自己的心腹。就这样,一场由宋江率领的“新势力” 与晁盖领导的“老资格”之间的斗争悄悄的拉开了序幕。晁盖可能也意识到了宋江这种安排对他构成的潜在威胁,所以当李云和朱富二人上梁山后,便有意的让二人“去左边白胜上首坐定”,以增加自己这边的力量。

宋江在梁山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建功立业,谋求政治资本。宋江虽然没有武功,不懂兵法,却敢亲率军三打祝家庄,攻陷高唐州。在众位兄弟浴血奋战的帮助下,宋江借助三卷“天书”的指导启发,终于获得了最后胜利。这两次大捷,不仅为梁山争取到了“三五年的粮食”,为梁山兄弟出了一口“恶气”,也使宋江积累了丰富的临阵对敌、排兵布阵的经验,使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渐渐的压过了晁盖,声名远播。很多江湖好汉都是慕宋江之名来梁山入伙的,这就使宋江的圈子和势力远远超过了晁盖。

在攻城拔寨、建功立业的同时,宋江也很注意收买和笼络人心。杨雄、石秀慕名上梁山后,晁盖听到他二人曾有“偷鸡”、“放火”的行为时,认为他们“连累我等受辱”,坏了梁山名声,便要杀了他们。但宋江立即好言相劝,救下了他们二人的性命。随后晁盖把武功不错的杨雄、石秀排在了“地暗星”杨林之下,后来宋江把他们“提拔”到了位列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位置的“天罡星”之列。

宋江收买和笼络人心最著名事例莫过于收买和笼络好王英之心。王英是个好色之徒,但是身材短小,不好找对象,只好威逼硬抢,见到漂亮女人就强行“求欢”,见到扈三娘更是瞪直了双眼,“手颤脚麻,枪法便乱了”。打下祝家庄之后,宋江让父亲宋太公认扈三娘委干女儿,并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不仅兑现了先前的承诺,还和王英成了“亲戚”,关系更近一步。

网络配图

看到宋江对自己一步步的“架空”和深层次的“威胁”,身为粱山一把手的晁盖心里非常不自在,加上宋江时常挂在嘴边的“招安”投降主义路线对梁山兄弟,尤其是军师吴用的“负面影响”,使梁山的发展方向背离了自己的意愿,因此晁盖对宋江从万分感激逐步演变为非常反感,甚至是恨之入骨。为了证明自己的领军实力,为了挽回自己的领导尊严,为了提升自己的一把手的领导威望,为了巩固自己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地位,晁盖便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硬要“亲自走一遭”打上一次漂亮仗,竟然率领比宋江先前出征时更少的人马去攻打曾头市,结果因为头脑不够冷静,加上急功近利,中了敌人埋伏,被史文恭在面颊上射中了一支“药箭”,大败而归,继而“身体沉重”,生命垂危。晁盖之死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了。

按照江湖组织选拔领导人的惯例,一把手死了,二把手就会很自然而然的接班成为第一把手,没什么可争论的,况且身为二把手的宋江在梁山上具有极高的威望,在江湖上享有响亮的名声,晁盖死后宋江掌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正是晁盖至死也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所以到了最后关头,“已自言语不得”的晁盖,弥留之际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盖知道,仅凭宋江的武艺和手段是捉不了史文恭的。晁盖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什么也不能让宋江做梁山寨主。晁盖的“遗命”不单单是单说给宋江听的,更是说给梁山众弟兄听的,这是晁盖中箭后说的唯一的一句话,也是晁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晁盖虽然死了,但是毕竟留有“遗命”,这条“遗命”是压在宋江头上的千斤顶,是扎在宋江心头的一根刺,让他痛苦不堪。即使权力交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即使人心所向的宋江对一把手的寨主之位垂涎已久,即使“林冲、吴用、公孙胜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宋江也不敢违背晁盖“遗命”做山寨之主,只是答应“权当此位”,并宣布日后不论是谁捉到史文恭,替晁盖报了仇,“须当此位”。

“吏道纯熟”的宋江临时主持梁山全面工作后,立即着手“调整干部”,很多人得到了提拔和重用,使梁山上下皆大欢喜,“尽皆一心”。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宋江没有急于攻打曾头市为晁盖报仇雪恨,而是以给晁盖做百日“功课”为幌子,天天“守在山寨”,目的在于时刻提防晁盖的心腹发动政变,害了他的命,夺了他的权。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宋江与吴用设计把“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卢俊义害得啷铛入狱,家破人亡,最后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有这样一个武功高强名声灌耳的人物给自己当下手,宋江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满足。

网络配图

卢俊义捉了史文恭后,为晁盖报了仇,按照晁盖的“遗命”,应当立为粱山寨主。但是到手的位子岂能拱手让与他人?所以宋江和吴用在晁盖灵前上演了一出早就练习好了的、拙劣的“双簧表演”:宋江再三推让卢俊义当粱山泊主,并阐明了自己在“相貌”、“名望”、“能力”三个方面都比不上卢俊义的客观理由,结果引起“众人不服”。被百十名头领的眼睛恶狠狠的瞪着,这种场面让被迫初到梁山,身边只有一名心腹,只立过一次战功的卢俊义感到惶恐不安,即使完成了晁盖的“遗命”,说什么也不敢接受梁山上的一把手之位。于是,宋江灵机一动,不禁想出一计,与卢俊义抓阄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约定谁先打破城池就当粱山泊主。但在人员安排上,宋江把吴用、公孙胜列入卢俊义的队伍,吴用和公孙胜都是宋江的支持者,又是军师,自然会不时的向卢俊义灌输某些思想。所以卢俊义在攻打东昌府时,竟然“一连十日,不出厮杀”,故意拖延攻城时间,好让宋江先打破东平府城池。与此同等,宋江对东平府是“连夜攻打得紧”,最终赶在卢俊义前面打破了城池,最终名正言顺的坐上了梁山一把手的交椅,成为了梁山上第三代领导人。

晁盖之死,宣告了梁山上晁盖时代的结束,宋江时代的来临。当然,晁盖即便不死,也很难斗得过宋江,最终也是要让出梁山一把手之位的。与其叫他不明不白让出一把手之位,倒不如让他明明白白地死去。其实,晁盖早在上梁山落草为寇的时候,命运已经书写好了他的结局,为了梁山大计,为了朝廷招安,宋江必须出任梁山农民武装集团的第一把手,原任的第一把手晁盖必须归天而去。看起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实际上却在情理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武则天立“无字碑”背后的千古之谜

武则天立“无字碑”背后的千古之谜

武则天

他是江东战神威震天下 是东吴罕有的正面形象

他是江东战神威震天下 是东吴罕有的正面形象

孙策

打了60余战无一败绩的中国史上最牛帝王

打了60余战无一败绩的中国史上最牛帝王

最牛帝王

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秦始皇

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晁盖

李治真看不出武则天连续两次嫁祸自己老婆?

李治真看不出武则天连续两次嫁祸自己老婆?

李治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嘉庆

乾隆皇帝不为人知真面目培养了史上第一贪官

乾隆皇帝不为人知真面目培养了史上第一贪官

乾隆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雍正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