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翦灭六国,一统华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封建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秦。他觉得王号不足以显其业,决定把三皇五帝的称呼合并起来,称作“皇帝”。而他自己作为秦帝国的第一代皇帝,便叫做“始皇帝”。帝国的建立并没有给这片久经战火伤痕累累的土地带来平静与祥和,嬴政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反而让困苦的人民陷入了无以复加痛苦与悲惨。

网络配图

秦始皇建立起庞大无比的秦帝国后,着手开始干的大事有这么几件:建造帝国大工程——阿房宫、秦皇陵、长城;巡游天下到处刻碑立传;派蒙恬北击匈奴;派方士徐福东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日思夜想的事情,那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江山能够传至二世三世至于万世,进而传之无穷。这个问题,他选择请教的人是丞相李斯。

于是便出现了《秦始皇本纪》中李斯的那段令历史刻骨铭心的言论:“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前面那段毫无意义的开场白论述我们可以略去。秦始皇请教李斯如何才能治民,李斯的答案简单而又粗暴,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字——烧。

天下列国所有的史书,除秦史之外,烧。

网络配图

诸子百家之书,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烧。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弃市(在闹市处死)。

这些就是李斯对于如何才能安民,如何才能维护帝国的长治久安的建议!

李斯的这段话,便为不久之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埋下了伏笔。也成为秦始皇烧毁书籍,毁灭文化传统的历史罪证。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通过焚烧书籍、愚化百姓、禁止百姓自由言论、控制思想的办法来达到维持帝国统治的目的,秦始皇可谓开了一个大大的先河。后世的统治者但凡研习帝王之道的,莫不欢天喜地效仿之。自秦之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那种百家争鸣,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风气,再也不复存在了。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的道德、思想标准作为全国上下包括文官、平民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实际上也是一种禁锢思想的手段。正是印证了那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网络配图

秦始皇此举,使得后世的君主争相模仿,发挥地淋漓尽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成了每一朝每一代所必须的统治手段。除了唐宋时期政治较为开明以外,明朝和清朝都有大量的文字狱事件。特别是满清的统治者,编篡《四库全书》,把中国的经典古书篡改的一塌糊涂。后世学者称清人做《四库全书》而古书尽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武则天立“无字碑”背后的千古之谜

武则天立“无字碑”背后的千古之谜

武则天

他是江东战神威震天下 是东吴罕有的正面形象

他是江东战神威震天下 是东吴罕有的正面形象

孙策

打了60余战无一败绩的中国史上最牛帝王

打了60余战无一败绩的中国史上最牛帝王

最牛帝王

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秦始皇

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梁山晁盖死前“遗命”为何让宋江痛苦不堪

晁盖

李治真看不出武则天连续两次嫁祸自己老婆?

李治真看不出武则天连续两次嫁祸自己老婆?

李治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嘉庆

乾隆皇帝不为人知真面目培养了史上第一贪官

乾隆皇帝不为人知真面目培养了史上第一贪官

乾隆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雍正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秦始皇开了一个先例 让后世皇帝都喜欢干这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