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及其团队应邀来华侨大学,开展“碳中和”学术交流合作。校党委书记徐西鹏、校长吴剑平、副校长王丽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吴剑平主持会议。
蒋剑春院士是我国林产化工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生物质化学转化及碳中和工程化研究。会上,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传统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内涵,并从先进生物质碳材料创新、废弃碳资源化利用创新、天然产物构效与功能设计创新、先进功能材料创新和碳足迹科学研究创新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未来如何开展低碳转化技术的创新研究。他希望华大更多教师能参与到碳中和相关研究与合作中,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
徐西鹏表示,在刚刚闭幕的华侨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学校提出以“双碳”战略和人工智能等为牵引,推动理工类相关优势学科高水平发展。本次与蒋剑春院士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能有效助力华侨大学“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他要求全校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立刻行动起来,整合学术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全力保障合作能够顺利、深入进行,为早日实现国家和福建省碳中和目标作出华大贡献。
相关学院负责人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围绕国家和福建省资源环境、大健康、碳中和等相关话题与蒋剑春院士一行进行了交流。
据悉,福建省生态建设成效好、森林海洋资源丰富,拥有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诸多有利条件。“十四五”期间,华侨大学将深度融入新福建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和林业、海洋、生态、大数据等福建特色产业的前沿技术领域进行重点研究。(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