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许多人都把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当成最完美的君臣关系,但是刘备最亲近的大臣,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不听诸葛亮与赵云的劝阻,出兵进攻东吴,要为关羽报仇。诸葛亮叹息说:“可惜法正死了,如果他还在,一定能劝说陛下不要东征。即使东征,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刘备和法正其实认识也没几年,刘备为什么会和法正如此亲近?很简单,正是在法正的帮助下,刘备才得到西川,有了安身之地。

诸葛亮曾经说过:“主公当年在荆州,北边有曹操,东边有孙权,身边还有个孙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变故。这个时候,主公进退不得。幸亏有了法正辅佐,才有今日。”这段话很清晰地讲述了刘备之前的处境,处在孙权和曹操的夹缝之中,处处掣肘于人,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但是得到西川之后,刘备才真正有了大本营,不再受制于人。 法正帮刘备拿下西川,虽然对刘备来说是大功,但他原是刘璋手下,这个行为就难免为人垢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法正的行为究竟算不算是卖主求荣呢?

答案是否定的,不可否认法正原是刘璋手下,他之所以和刘备里应外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能够有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有一点需要说一下,刘璋虽然占据西川,但他也是汉臣(宗亲)。刘备也是为汉室宗亲,又曾受过“衣带诏”,以恢复汉室为己任,是民心所向的。当时天下大乱,那是一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对于法正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主动去寻找可以辅佐的明君,然后尽心辅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像法正这样经常跳槽的谋士,在三国不是个例。人称鬼才的郭嘉,也是先在袁绍手下,后来发现这位老板没有长远眼光,才跳槽投到曹操门下。与曹操对话后,郭嘉出来高兴地说:“此真我主也。”从这一点来说,法正和郭嘉的行为都是一个性质。法正是国士级别的大才,在刘璋手下却被完全忽视。先是置之不理,过了很久才做了个新都县令,虽然后来又做了军议校尉,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刘璋从来没有真正认识到法正的才能,也因此没有给予法正应得的待遇和尊重。

在刘璋手下做事,对于法正来说,可谓是明珠暗投,他的心情是相当郁闷的。后来刘备入蜀之后,法正曾刻意报复过一些人,也说明当初他在刘璋手下时,曾经遭受过一些不堪的待遇,才会积累那么多怨愤。因此,法正行为的性质,就相当于一家公司的员工,因为得不到公司领导的公正对待,而选择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能算是其人品的污点吗?当然不能!

郭嘉和法正是一类人,但有些人放过对郭嘉跳槽的吐槽,只批判法正。究其原因,无非是喜欢曹操讨厌刘备而已。如果法正投的是曹操,郭嘉投的是刘备,可能挨骂的就是郭嘉了。这样对刘备,对法正公平吗?总而言之一句话:刘璋从来没有尊重过法正的价值,法正当然有权利选择新主,何错之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汉朝,刘邦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三国,法正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三国,刘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唐朝,秦琼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康熙,容妃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黄锡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三国,赵云,魏延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明朝,朱元璋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楚怀王,春秋战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