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你们知道南宋大奸臣“汤思退”,为何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汤思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以右从政郎授建州政和县县令,后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出任秘书省正字,从此,进入中央首脑机关,参与朝政,历任多职,按照《宋史汤思退传》的说法是:“登郎曹(尚书省各部郎官),贰中秘(中书省秘书省合称),秉史笔(修史)。”他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随后重用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成为朝廷核心决策层的重要一员。

绍兴是宋高宗赵构的年号,也是他最后一个年号,前后共三十二年。高宗自绍兴十一年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以后,不图北进,偏安于江南。所以,主和的秦桧稳坐宰相之位,认真贯彻着高宗的求和政策,苟延残喘。

而作为南宋政府班底的一员,上面有权力如日中天的宰相秦桧,再上面有翻云覆雨的皇帝高宗,而下面还有一群天天上章要求皇帝北伐的主战人士,汤思退这个夹在中间的副宰相,便有些上下为难。比如,他要讨得高宗的欢喜,不得不想方设法,绞尽脑汁。

元人笔记《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载一事说,宋高宗一日与随侍在侧的汤思退闲聊,高宗问汤思退的家乡有什么奇闻趣事,汤思退为凑趣,随口杜撰道:“我家乡有一石头雕刻的僧人,旁有题刻曰:‘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高宗听后,拍案叫绝,“遂大称旨”。然而,皇帝一高兴,汤思退却急了。为啥?因为所谓石僧题刻一说,石僧虽在,但题诗却子虚乌有,没这个东西,诗是他为讨好高宗而杜撰出来的。他担心高宗哪天想起石僧或会去验证,所以连夜安排人回到家乡,赶快将自己杜撰的诗刻于石僧旁边,你说要让皇帝表扬一下“称旨”,难不难?

秦桧去世前,也给汤思退出了一道难题。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入膏肓,眼看不日就要撒手而去。临终,秦桧特将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召至病榻前,交待后事,并各赠黄金千两。面对如此巨额馈赠,两位副宰相都犯难了,董德元担心不受会让宰相以为人未死就开始疏远他,不敢推辞,收了。而汤思退呢?却担心收了后,秦桧会以为自己盼他早死,遂非常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不过,他的拒绝虽然万般无奈,却也给他带来了一个仕途上的柳暗花明。秦桧去世后,宋高宗虽然知道秦桧一直在忠实地贯彻着自己的求和偏安的政策,但由于秦桧任相时间尤其是独相时间太长,其党羽遍布朝中,对于继任者,当然不能是秦党,否则,皇权可能架空。于是,高宗因为汤思退拒绝了秦桧的馈赠,断定汤思退绝非秦桧一党,便将他作为宰相培养,不久升汤思退为知枢密院军事,后拜尚书右仆射,重用为宰相。

然而,宋朝的宰相并不好当,因为有一帮台谏、御史成天眼睛像猎豹一样紧紧盯着你,不做事吧,他说你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做事吧,他说你作威作福,有权就任性。所以,汤思退任相没几年,御史就以“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而弹劾他,结果他被高宗罢官,以观文殿大学士奉饲,让他一边休息去了。只是,他的去职,并不是因为路线错误,而是御史的信口开河恰恰对上了宋高宗的好恶,可见伴君的确如伴虎。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厌倦了朝政,便传位于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孝宗希望振兴,起用主战派张浚为宰相,于隆兴元年(1163)发动了隆兴北伐,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北伐失败后,求和又成朝廷主旋律,孝宗再次起用汤思退为相,主持求和事宜。由于在求和的过程中金人狮子大开口,索地要钱,贪得无厌,汤思退在其中左右为难,最后落下很多口实,御史们又群起而攻之,导致他复相才一年多便再次罢相,而且“责居永州”,如同放逐罚配,可见处罚之重。然而,主战是孝宗,求和也同样是他孝宗,其向天下交待的责任却要汤思退负,这不是明摆着要他代人受过?所以,为官难,为相更难。

据说,汤思退在被贬的路上,曾作一首《西江月被谪怀感》:“四十九年如梦,八千里路为家。思量骨肉在天涯,暗觉盈盈泪洒。玉殿两朝拜相,金旨七度宣麻。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话靶。”

两朝拜相,七度宣麻(要职任命),如今却驮着残阳归去,甚至还是代人受过,想必他的悲苦之情,当如死灰吧。但即便如此落寞凄凉,许多人仍不愿放过他,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联名上书,弹劾汤思退奸邪误国,招致敌人前来,要求将他斩首。当汤思退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不安,心如刀绞,不几日竟然在路上惊悸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唐朝,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友贞,五代十国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唐朝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三国,张郃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朱元璋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李朔,唐朝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明朝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清朝,八国联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