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身为北宋第一良将,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曹彬堪称北宋第一良将,却为何全军覆没?这事和宋太宗有关,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曹彬是北宋初年的名将,率军灭后蜀、平南唐、征北汉,战功卓著,因此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彬为宋良将第一”。但是曹彬人生中却遭遇一场大败仗,他率领十万大军北征,结果全军覆没,他本人狼狈而逃。身为北宋第一良将,曹彬的战绩为何凄惨呢?其实这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曹彬,宋太宗赵光义要负主要责任!

事情还得从984年说起,北宋雄州知州贺令图禀报,“虏主(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幼,国事决于其母(指萧太后),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宋太宗看完奏折后,非常动心,因为他一直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一雪高梁河之战的耻辱。经过一番准备,宋太宗于986年(雍熙三年)正月,下诏进行北伐。

宋太宗吸取上回的教训,这次他没有御驾亲征,而是兵分三路,东路军由曹彬率领10万人,是进攻幽州的主力;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攻取云州等地;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切断辽国援助云州等地的通道。三路大军总人数达20多万,都是北宋的精锐禁军。临出发时,宋太宗还亲自向曹彬交待作战计划:

“朕令潘美出雁门,先取灵、应,卿以大军声言取幽州,而持重缓行,虏闻之,必聚劲兵于彼,不复出援山后矣。”

雍熙北伐开始后,宋军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西路军、中路军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曹彬率领的东路军也遵循赵光义的指示,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势,与辽军进行对峙。结果以骑兵为主的辽军不断袭扰宋军粮道,导致曹彬的军队缺粮。用兵一向谨慎小心的曹彬,下令全军撤回雄州就粮。

消息传到开封后,宋太宗非常生气,因为东路军一直没有捷报,如今反而主动撤退,于是他下诏让曹彬率军不得撤回雄州,依然继续前进,牵制辽军主力,“岂有敌人在前,反退军以援刍粟,失策之甚也”。就是这一道命令,将十万宋军的性命彻底断送。在岐沟关之战中,宋军全军覆没,曹彬仓皇而逃。

战争结束后,宋太宗以“伏违诏失律之罪”,将曹彬贬为右骁卫上将军。在总结此战的教训时,宋太宗把责任完全推给曹彬,说“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但是朝中大臣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户部郎中张洎就认为,“伏自北戎犯顺,累载於兹,其故何哉?盖中国失地利,分兵力,将从中御,士不用命也。”

“将从中御”这四个将矛头直指赵光义!所谓“将从中御”指的是皇帝控制军事指挥,剥夺前线将领的指挥权。曹彬为人谨慎,“在朝廷未尝忤旨”,即使这样,在雍熙北伐前三年,有人诬告他,宋太宗居然不辨真伪,将曹彬贬官,因此在这场战争中,曹彬更加小心,丝毫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搞得束手束脚。

我们再来看,曹彬在宋太祖一朝,指挥作战时,赵匡胤从来不干预,因此打了许多胜仗。而宋太宗不懂军事,却一直干预前线指挥,交待方略,布置阵图,这样的军队不打败仗才怪!先秦兵书有云“将从中御,兵无选锋,必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唐朝,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友贞,五代十国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唐朝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三国,张郃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朱元璋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李朔,唐朝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明朝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清朝,八国联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曹彬身为北宋第一良将,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