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西汉第一勇士?“乃仰绝亢而死”的贯高!

谁才是西汉第一勇士?“乃仰绝亢而死”的贯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无惧弑君罪,效死不须刀

要说西汉第一勇士,我们脑海中当出现诸如霍去病、李广等一众名字。但是,那些可以说是勇将;而我要说的勇士,乃指忠勇之士。而西汉能称得上第一勇士者,非贯高莫属。

自古燕赵大地多慷慨之士,贯高正是在这片热血之地上,开放出的一朵绚烂之花,他以其舍命守诚,宁死决不诬人的高古之气,将那一曲燕赵悲歌唱得直干云霄。每读史到此,总有一种“诌一套哀贯高,放悲声唱到老”的感觉。

贯高是西汉赵国的丞相,这赵国第一任诸侯王是为西汉作出杰出贡献的张耳,张耳死后传子张敖,贯高就是此时赵王张敖的丞相。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他们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及韩王信。但从分封的第一天起,就时时防范着,也时时想着如何削除这些异性王的势力。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在削除异姓王的过程中,有四个以谋反罪被诛杀,一个投降了匈奴,一个病死,只有长沙王吴芮得以善终。但仔细看这七个异性王,似乎刘邦对这病死的张耳最好,最诚心。因为,张耳的这个赵王最早并不是刘邦封的,而是项羽给封的。却被他以前最好的朋友,后来的老冤家陈余给赶跑了。还是刘邦让韩信弄死了陈余,把赵地又还给了张耳。

不仅如此,刘邦还把同吕后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张耳的儿子,就是这后来的赵王张敖。本来刘邦是准备将这鲁元公主送去匈奴和亲的,但遭到吕后的强烈反对,坚持将这唯一的宝贝女儿许配给张敖,所以从以上情况来看,吕后和刘邦对赵王还是很不错的哈。

不过,给这泗水无赖当女婿也着实是个苦差事,虽然在张耳死后,刘邦让这张敖袭了王位,但是否是看在女儿的面上也未可知。这刘邦本就是个没教养的老混混儿,对这女婿兼臣子的下辈自然是没个好脸色,尽管张敖是小心谨慎,极尽半子和下臣之责,却也被这老丈人如下人般地呼来唤去,使脸给色地一百个不满意。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作为张敖的相国,这贯高就很是难过了,他本是老爹张耳的门客,一直为张家肝脑涂地,张家两代人都对其是相当地倚重,他一向以义不受辱,重诺守信而闻名。

当贯高给这张敖当相国时,已是年近六十之人了,从他思想深处还是当年为门客的观念,尽管刘邦是当今皇帝,但他根深蒂固地认为,其主是张敖而非刘邦。他的所作所为只对张敖负责。

这有点象后世之幕僚,抑或是师爷,因为,他的衣食皆拜张家父子所赐而非那刘皇帝,也不象如荀彧和郭嘉那样的谋士,他们是吃国家俸禄,是任国家之官职。贯高这相国,是张敖所拜,只不过要让刘邦认可一下而已。

史书对贯高以前的出身和经历并没有介绍,也不能确定他就是一个“士”,但是,从对他忠义的描述,以及他能拜一封国之相,绝对不是一般鸡鸣狗盗之徒,应该是“士”之列。他从心眼里肯定是看不起那取下儒生的帽儿当夜壶的泗水泼皮的,这种观念也许早在给张耳当门客时就深埋在心中了。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当这刘泼皮“箕坐”于堂,而他的主子却放低身段,去除冠带,换上仆役的衣服,白天端酒壶,夜里倒尿壶,一个劲儿地小心伺候时,那心中的不满自是不言自明。作为一个老愤青,便起了杀心,于是,他决定联手一些同样看不惯刘邦这习性的人,做掉这使他主子受辱的无赖。

我们四川人对软弱之人有个称呼叫“孱头儿”,此语正是来自这贯高。当他把要对刘邦下手的想法告诉张敖时,吓得这赵王脸色大变。这不是造反吗?立即严辞拒绝了。气得贯高是无话可说,忿然吐出一句:“吾王,孱王也!”

作为富二代的张敖来说,他这个赵王都是老丈人赐给他的,这大逆不道之事,他是万万不能做的;但在贯高看来,士可杀不可辱,主辱臣死乃天经地义。你刘泼皮敢侮辱我王,我如果还跟着唯唯喏喏,气节何在!主子不干俺们干,贯高决定玩一回大的。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不久,这刘邦又来赵国了,这次可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刚从那白登山上下来,三十二万人的大军,被匈奴围了七天七夜,若不是陈平去忽悠单于冒顿的夫人,怕早就叫人家给捉去大漠放马了。

到了这赵国,松了一口长气,在君臣面前崩起崩起地装了那么久的正神,这下在这女婿面前,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于是,这心中的那股怨气便如火山般地喷发出来了。他在这后辈面前,把那以前的痞子气发挥到了极致。

赵王当然还是小心翼翼地招呼着,但贯高却受不了,他“吾等义不辱”,他决定再次下手,招集了一帮死党起事了,“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他们制定了周密的暗杀计划,但却被那疑神疑鬼,多心善变刘邦因为地名的不祥,莫名其妙地躲过了一劫,这张敖试图谋害老丈人,那可是泼天的大罪。于是将这女婿同贯高一起押解回京,对贯高是严刑拷打,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张敖主谋的口实。

贯高受到的酷刑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身上连一块能用针扎的地方都找不到了,其惨烈难以名状,司马公以四字描述为“身无可击”。但贯高是誓死不改口,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坚持赵王不知此事,乃自己一人所为,替赵王澄清。

刘邦虽是小人一枚,但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为之感动,有这样替主子辩冤,其忠心天鉴,实为天下第一忠贞之人。于是,他将赵王张敖放回,并准备重用贯高,许官职以为已用。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但出人预料的是,当贯高听到赵王被放的消息后,大笑道:“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就是贯高说,我之所以忍受酷刑而不去死,只为替我王昭雪冤情。现在我的责任已完,没什么遗恨了!再说,谋刺皇帝是大罪,我还有何面目再侍奉皇上呢?说完,他仰起脖子,用手使劲掐住喉咙,活活把自己掐死了。

我简直惊呆了,“乃仰绝亢而死”,我真是想象不出,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窒息而死,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不是正史记载,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贯高以花甲之高龄,如此地死法,几乎非人力所能为;也许,这是义士所有的一种英气、豪气或霸气吧。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贯高,真壮士、真义士、真智士、真勇士!主辱臣死,他刺杀刘邦是为了替自己的主上出一口气,此谓忠;安排妙计,设计准确,此谓智;受刑而不改口,坚决不胡咬乱攀,此谓义;最关键是明知道后面这些磨难而选择活下来承受这一切,此谓勇!那些义薄云天的肝胆义士几千年来被人们传颂,他们以一刺惊天下,一死炳千秋,这样视死如归的气势,千百年来,令人赞叹敬佩!

对贯高的评价史上一直是争论不休,见仁见智,如东汉史学家荀悦在《汉纪》中说,贯高带头谋反作乱,是个弑君的贼子。虽然他舍身证明赵王无罪,但小的优点掩盖不住大逆不道,个人的品行赎不了法律上的罪过。贯高:舍命守诚的西汉第一勇士

这一评价可以说是代表主流观点,后世司马光《资治通鉴》则是各打五十大板,他说:汉高祖因为骄横失去了臣下,贯高因为狠毒使他的主子失掉原有的封国。促使贯高谋反行逆的,是汉高祖的过失;致令张敖亡国的,是贯高的罪过。

荀悦和司马光所站的立场决定了他们只能如此说,而《史记》则好像并没有作出评价,只用了四个字“名闻天下”。联想到司马迁对刺客的赞美情结,他内心一定是很赞赏这贯高的,只是不太好说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唐朝,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友贞,五代十国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唐朝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三国,张郃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朱元璋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李朔,唐朝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明朝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清朝,八国联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谁才是西汉第一勇士?“乃仰绝亢而死”的贯高!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