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杨业是怎么死的?他的死是谁的过错?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北宋名将杨业之死谁之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杨业,大家都会想到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没错,他就是戏曲小说中的原型人物。杨业(?—986年6月18日),原名杨重贵,刘继业,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原籍麟州,后徙并州,出生于将门世家,在十二三岁时其父杨信投靠了北周,在当时这是灭门之罪,杨业被亲爹坑了。但是北汉开国皇帝刘崇见了少年杨业,非常喜爱,不仅没杀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刘承钧收为养子,并改名刘继业。

杨业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北汉也更加信任他,迁升建雄军节度使。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征讨北汉,平时就听说过杨业的名气,非常喜爱他,希望杨业能为己所用。在大宋军的猛烈攻击下,北汉皇帝刘继元扛不住了,为保全性命,投降了大宋。但是杨业誓死不降,带领一支军队继与大宋对抗,宋太宗爱惜人才,命刘继元派使者劝降杨业,杨业无奈,对着北方大哭一场,归顺了大宋。宋太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军队回朝以后,任命杨业为郑州刺史。恢复杨姓,去掉继字,为杨业。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领数千骑兵从西陉而出,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杨业因此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依然兼任郑州、代州的职务。

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镇戍边疆的主将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阅毕后,从不多问,封好奏章交给杨业,以示对其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再次北伐,分三路攻契丹,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与西路军统帅潘美、监军王侁率军出雁门关,连克寰(今朔州东)、朔、应、云(今应县、大同)等州。后因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溃败,契丹军乘胜西进复占寰州。太宗命杨业与潘美掩护四州民众南撤。杨业力主避敌锋锐,分兵诱其向东,设伏阻扼契丹军南下,保障民众转移。潘美、王侁不纳其策,王侁强令杨业迎战契丹军。杨业知此战必败,临行前约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遂挥军奋进,在狼牙村陷入重围,苦战终日,退至陈家谷口,潘美王侁大军已去,孤立无援下,杨业与所部全部战死。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第一,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大宋最高军事统帅,为了自己的面子,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命令西路军掩护四州百姓南撤,这是决策上的失误。如果不下这道命令,西路军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保存了军事实力,杨业就不会战死。所以宋太宗应该负指挥上的责任。

第二,监军王侁应负主要责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听从杨业的正确建议,还逼其正面与敌军交战,见死不救,令接应军队撤出陈家谷口。

第三,潘美应负次要责任,作为军事统帅,没有及时阻止监军王侁的错误决定。虽说监军王侁有很大的权力,但作为西路军总指挥,潘美难辞其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唐朝,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友贞,五代十国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唐朝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三国,张郃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朱元璋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李朔,唐朝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明朝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清朝,八国联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北宋名将杨业是怎么死的?他的死是谁的过错?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