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礼:三国时代的职场不倒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时代的职场不倒翁孙礼,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职场的最大变数当属“分”与“合”,职场上的人随着分与合的变化也要考虑自己的去与留。孙权之所以坚决要抗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鲁肃在洗手间给他描绘了将来与老曹合伙后,他孙权的职场惨状。除了分与合,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场变异形态,那就是“篡”。从汉到魏,从魏到晋,不只是换老板,而且是换了老板层的血统,这里影响到一大批职场员工的去与留,甚至生与死。随波逐流的是大部分,大奸大忠的是小部分,记历史的人本着简要的原则,随波逐流的就不记载了,大奸大忠的就写下来留作借鉴。然而,从平民的历史角度来看,大忠臣和大叛徒都是非常人,非比寻常,就是历史的异类,他们不能反应历史的常态,随波逐流的那部分才是历史的真相。这些真相有没有记载呢?有,三国职场上有这么一个记载,一个在魏与晋之间自然转移的小人物,他,要比那些大忠大奸真实,历史,毕竟是由非大奸大忠这一类人构成的。一个地位显赫的小人物 这是一个三国舞台上的小人物,说他是小人物,不是说他做人滥,也不是说他职务低,而是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咋的。鉴定是不是历史大人物,不是光看官职的,虽然是平民百姓,做得惊天动地,也是大人物,例如专诸,不过一介小市民,能刺杀一国之君,以后他就成刺客的代言人了。虽然官职高,可是在史上没其什么作用,那也只能是小人物,君不见几千年来高官大僚一大堆,在当时混得人五人六,炙手可热,可一过了那个时代,无非也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这里说的一个人物,叫孙礼,涿郡人。首先,他官职不低,当过魏国大将军曹爽的秘书,还做过好几个地方的太守。他为人不滥,人品也不烂。有一年,当孙礼还是老百姓的时候,涿 州大乱,孙礼在兵荒马乱中把老娘丢了,幸亏同乡马台帮他将老娘找回来了,孙礼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把家产全部变卖,送给马台。估计他在张贴寻人启事的时候,说要重金相谢,如今人寻回来了,孙礼老老实实地兑现。这说明孙礼是个孝子,而且讲信用。汉晋时期讲究以孝治天下,按照这个标准,孙礼是个好公民。在那个时代,只要一个人讲孝顺,人就不会滥到哪里去。后来,马台犯法,而且犯的是死罪,正好碰在孙礼手里。孙礼二话不说,居然把人放了,然后自己去自首。那个时代,讲哥们义气似乎也是可以减罪的,二人居然都减免死罪。不错,孙礼这哥们讲义气。

孝、信和义都有了,忠呢?孙礼还是蛮有正义感的,尤其敢于为民请命。在他担任尚书期间,魏明帝曹睿喜欢搞楼堂馆所的建设,弄到了劳民伤财的地步。孙礼打了好些报告,要老板收手,曹睿也下了个文件:“认真听取老孙的意见,遣散民工回家搞农业生产。”红头文件下达了,工程却还在继续。原来是工程主管人李惠摸准了主子的意思,打了一个这样的报告:“上级的意思坚决执行,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请求延期一个月再遣散民工。”估计要赶着建献礼工程吧。这才叫高明啦,既不违背表面上的原则,又应和上头实际的意思。孙礼是个明白人,他摸熟了官场的这一套文化,于是干脆单刀直入,亲自跑到工程现场,宣讲上面的意思:坚决贯彻中央的意思,工程就地停止,全体工程人员就地解散,“(孙)礼径至作所,称诏罢民。”除了以上的先进事迹,孙礼还立过战功,一次是提过一个正确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一次是在吴国军队的强攻面前,顶了一天。好了,孙礼同志的先进事迹已经全部总结完毕,凭这些,他算一个大人物吗?有大把先进事迹,并不等于你在历史舞台上的份量很重,历史不是给先进工作者立传的。然而,孙礼在《三国志》上却有着不薄的一页,粗略地计算字数,和关羽的传记差不多长,比张飞黄忠马超的要长得多;如果说《三国志》想要通过晋朝有关部门的审批,不得不贬低蜀汉政权的军政人物,那么看看关于魏国的记录,也是如此,孙礼的篇幅丝毫不亚于上将张辽,徐晃等人。唱歌得冠军不能说明你唱得好,在史书上占了个大坑,不能说明你是个重量级人物,孙礼在历史的舞台上,如果和关羽张飞比,如果和张辽徐晃比,哎,还是别比了,因为没有资格跟他们比,但是为什么他有资格让史家为他码那么多字呢?有些东西,似乎要在历史成绩单之外寻求。

两次重要的政治表态在孙礼一大堆先进事迹的夹缝中,我找到了两条线索,一条比较简略隐晦,一条则比较明显。我们看第一条。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魏明帝曹睿去大石山打猎。这次经历比较刺激,居然hight到了猛虎冲击皇帝专车的地步,“虎趋乘舆”。我想,凭着国家元首级别的保安工作,曹魏帝国猛将如林,健儿成群,老虎是挨不着曹睿的身子的,这种技术活是不用中央级别的干部去操心。然而,孙礼并没有放弃这次表演的好机会,他扔了马鞭,下了马,拿着剑朝着老虎直接冲上去,摆出你敢吃我领导,我跟你拼命的架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大家都知道孙礼作为一个文职干部,一个有身份的朝廷官员,完全没必要这样做,也帮不上什么忙,领导也看到了他很积极主动的表现,于是下诏书要孙干部回到马上去待着。孙礼这种看似画蛇添足的行为,其实也是抓住一个机会进行了忠诚表态,进行了一次立场表白,而且拿捏了火候:是在最关键最猝不及防的时候,很自然地反射出自己的忠诚,而不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这是孙礼的高明之处。如果这样的表态只有一次,那我们可能有理由相信,在那次遇虎事件中,孙礼的反应是自然的,无预谋的。然而,这样的记录又有一次,这次很明显。这是在曹家渐渐走向式微,司马懿正在蠢蠢欲动的时候。中原政权的官僚们又面临着站队的考验,什么时候表态,怎么表态,都很讲究。从相关记录来看,孙礼似乎和司马懿走得很近。孙干部去冀州上任,和司马懿进行了话别,司马懿重点跟他提到了冀州地区清河、平原两个县争地界的问题,问孙礼的意见,孙礼的态度是参考中央图书馆的相关地图,司马懿也赞同这一点。而当时的实权派人物,曹家势力的代表——曹爽,则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界工作,原来的地图不可用,“图不可用,当参异同”。围绕着一个地方的划界工作,司马家和曹家进行了一场政治上的暗中较量。当时为了曹家敢和猛虎较劲的孙礼,此时却站在了司马家的立场。吊诡的是,司马懿一直没有出面,由孙礼在这个权力的角逐场上冲锋陷阵。孙礼为了站队,暂时付出了代价,被曹爽免职,并且获五年有期徒刑。肯为了司马家坐牢,真够义气的了,司马懿也应该打捞这位好兄弟,可能是这位仁兄在后面打点和撺掇,孙礼也没有坐牢,在家里闲置了一年,又复出。史书的记载是,应广大官员的强烈要求,孙礼再被启用。我觉得,后面不排除司马老大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向司马集团明确表态的时机到了。这一年,孙礼被外派并州当刺史,他特意向司马懿来辞行。在此次见面中,孙礼表现出一副情绪很不稳定的神态,这似乎是表态的前奏。司马懿似乎也把握好了火候,开始试探这位小兄弟的态度,问:“是嫌并州的官太小?还是为冀州分界的事气恼呢?”孙礼终于爆发了,他的立场表白终于爆发了:“老大,都到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不信任我呢?还问我这些琐碎的无关立场的事呢?我计较的根本不是我个人的官职和待遇,我计较的是,在此国家危难的时候,您老人家怎么还不站出来为国家负责,怎么还不担当重任。您不出来,这个国家,这个朝廷就完啦,我真心地难受,我是真心拥护您主持局面的。”说得简练一点,就是:动手吧,我支持你。

为了证明自己的绝对忠诚,孙礼还加上了口味很重的表情动作:“因涕泣横流。”一脸悲愤的样子。真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曹睿看到这个当年为他敢和老虎拼的忠臣,此刻却在司马集团面前哭着鼻子效忠,会做何想。司马懿终于接纳了孙礼的表态和忠心,他向这位新收纳的弟兄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别急,先忍一忍,“且止,忍不可忍。”孙礼并没有直接参加司马懿后来的政变,但他及时的表态让他取得了安全的地位,也能从政变中收割个人的利益。有时候不一定要参与,重要的是你站在哪一边。到如今,无法弄清楚当时的魏国集团有多少官员私下里这样向司马集团政治表态,感谢史家的春秋笔法,记录了三国职场上这么一副算不上光明正大,也算不上丑陋卑鄙,但很真实很实用的政治表态。孙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算不上大忠,他一直衡量和取舍自己该效忠的对象;他算不上大奸,他那点小算计不会伤及到其他人,损害面很少。他只是一个官僚,他做了他可以做的。他算不上智慧,也算不上阴险,但他聪明,他能在恰当时候,恰当地表态,保全了自己。说他投机取巧也不尽然,他尽职,他讲究公道,既不委曲求全,也不落井下石,在手里有拿得出成绩的同时,也稍稍有一点油滑。这不是最精彩的历史,却是最真实的历史,真实的职场。孙礼的身上,有很多普通职员的影子,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要苛求他伟大,不要苛求他高尚,大忠大奸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秦始皇一封信30个字写了什么?吕不韦看完为什么自尽了?

秦始皇一封信30个字写了什么?吕不韦看完为什么自尽了?

秦朝,秦始皇

霍峻如果不死的话,蜀国会不会一统天下?

霍峻如果不死的话,蜀国会不会一统天下?

霍峻,三国

汉武帝对东方朔的话如此的信任 为何就是没有重要他呢

汉武帝对东方朔的话如此的信任 为何就是没有重要他呢

汉朝,汉武帝

王莽本身真的一点才学都没有吗 为何王朝会被颠覆如此之快呢

王莽本身真的一点才学都没有吗 为何王朝会被颠覆如此之快呢

王莽,汉朝

司马炎真的毒死了司马昭吗?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司马炎真的毒死了司马昭吗?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司马炎,晋朝

曹操的正妻丁夫人为什么会离开?让曹操愧疚一辈子

曹操的正妻丁夫人为什么会离开?让曹操愧疚一辈子

丁夫人,三国

沈婺华是怎么成为末代皇后的?

沈婺华是怎么成为末代皇后的?

沈婺华,南北朝

孙策死前留下2句遗言是什么?可惜孙权一句也没用

孙策死前留下2句遗言是什么?可惜孙权一句也没用

孙策,三国

霍弋在刘禅投降后说了什么话?蜀国后期猛将

霍弋在刘禅投降后说了什么话?蜀国后期猛将

霍弋,三国

司马伦是什么样的人?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最没有下限的皇亲国戚!

司马伦是什么样的人?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最没有下限的皇亲国戚!

司马伦,晋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孙礼:三国时代的职场不倒翁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