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遇:曹操是最懂蔡文姬的人

[人物小传]: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于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

[君子心语]:所谓红颜知己,就是要你相信,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会知道你的好。


1。乱世危卵

蔡文姬,一个受过知识熏陶的女人,在遭受了耻辱后还能活着,她的心中经历过怎样的惊涛骇浪呢?

当文姬走进丞相府,站在曹操等众人面前的时候,“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后汉书?列女传》)。

本来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她是汉末大儒、史学家与文坛领袖蔡邕的女儿,是有着家学渊源的千金大小姐,诗书礼仪她不懂吗?礼教名节她不明白吗?但是现在,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步磕头,这是为什么?

她没有退路了。

宁做太平犬,勿为乱世人。她不幸遇到了乱世。对别人或许是个机遇,对她,则是一种糟蹋。

那是个可怕的乱世,朝廷腐败,官逼民反,终于酿成黄巾起义。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害,西凉领军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

蔡邕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大学者,“少有文名,博学善辞章,并精通音律”(《后汉书?蔡邕列传》)。承继祖上遗风,无意仕宦,浮云富贵,只是闭门读书,挥笔著述,兴之所至则弹琴赋诗聊以自娱。

就是因为这样的才名,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洛阳的蔡邕,非要让蔡邕出来做官。蔡邕称病不肯,他就威胁灭族。没办法,蔡邕又重新走入仕途。蔡邕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最后获封高阳侯。

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她还是幸福的。幼年早慧,6岁的时候她就能听出父亲弹断哪根琴弦,加之饱读诗书,才貌双全,求亲者络绎不绝。

蔡文姬后来嫁于世家子河东卫仲道,夫妻感情很好,但一年以后丈夫死了,于是回到娘家。这个时候的蔡文姬还只是一般女人的不幸。贵族女子守寡很正常,如果不发生意外,也许她就是《红楼梦》里第二个李纨。

可惜她的命运因为一个人改变了,他就是司徒王允。

这个人我们应该不陌生,在貂蝉出场时他还是个正面人物。可惜他杀了董卓以后又杀了蔡邕。

董卓给蔡邕连升三级,对于董卓的死,蔡邕叹口气也是情理之中。可惜王允心胸不够宽广,认为蔡邕怀念董卓的私恩,忘了作臣子的大节,诛杀了董卓,蔡邕反而伤痛,这难道不是董卓的同党吗?所以王允把蔡邕给治罪了,并且还怕蔡邕在历史上给他胡扯,把他弄死在狱里。

蔡邕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家族获罪,大厦倾倒。蔡文姬真正的不幸开始了。

2。生命之下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跟许多妇女一样被掳到南匈奴。

她千金之躯,被一群蛮子拖上了马,当做战利品。那一颗饱读诗书、敏感多思的心灵,处在风俗迥异的残酷环境里,会想什么呢?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胡笳十八拍》)

她遭到毒打加詈骂,而且还有身为女人遭受的可怕的侮辱。但她没死。

让人好奇的便是这里。这位贵族才女经历加此凌辱居然活下来了。

如果蔡文姬死在了路上,也许后世的传文不会再有故事,可是她受尽凌辱折磨,还活着。

显然,她不是封建社会所要求的烈女。在那些烈女的牌位上,一个寡妇被人拉衣袖都能断臂,何况她这个寡妇受尽蛮人的侮辱。

一个女人,可以打可以骂可以杀,但是侮辱则是最可怕的,那是一个女人本性上的最后的生命尊严。被强行践踏时,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了下来,活下来的,有的人又默默地死了,有的人还活得精彩。

生命之上,一无所有,那么,生命之下呢?

这不是息夫人,息夫人在被强娶以后还能维持着一种高贵的沉默,楚王再不好还是国君,何况又是明媒正娶。而敏感多才的蔡文姬是落在一群野蛮士兵手里。如果是无觉无识的女人,或许她能凭借生命的本能活下来;如果是千金之躯的大小姐,可能就自绝于世。但是蔡文姬显然是个异数,名士之女、自觉自醒、诗书满腹却像路上那些所有不识字的农妇一样,活了下来——可以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不是的。

在痛苦和凌辱加身时,她哭过,也怨过。“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转悲愁。”(《胡笳十八拍》)

每个人在绝境的时候都会哭天抢地,可是然后呢?

在生命之下,有种东西超越了尊严甚至超越了生命本身,它叫信念。

3。因为懂得

读过罗马史的人都知道,尼禄迫害基督徒的手段是非常惨烈的,甚至是非常有侮辱性的。很多贤德贞静的妇女都遭受了极大的折磨,有的因为这个放弃了信仰,有的人却更加坚定。

某种程度上,女性在男权社会里都天然地带有一些焦虑,这是一种弱势群体唯恐遇害的防御心理。

可是她很淡定,而且很平静。

其实人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如果有外在强加的伤害,即使过程结束以后,人自己也会继续从心理和生理上加深这种伤害,女人的凌辱尤其如此,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叫“伤害追加定律”。女性在受侮辱以后,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很多人痛不欲生。早期内心充满愤怒、恐惧、焦虑和紧张,事后感到沮丧、追悔自责,并可因内外压力而厌世轻生。

支撑蔡文姬活下来的,是内心坚定的信念与生命的觉醒。

蔡文姬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更不知道什么叫女权主义,也没有听过陈岚女士的高论,只是早慧,饱读诗书。她本能地感受了这样一点——外在给予生命的伤害已是无奈,自己不能再追加一层了。生命之下即使失去了尊严,应该还有别的。

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国这样写道:“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她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不知廉耻与气节,她只是要回家,要落叶归根,即使死也要埋在家乡,不能轻易这样埋尸异国。这是她无比坚定的信念,也是她活下来的支柱。

“千古艰难唯一死”,但是活下来更难。在那样蛮荒异俗并且遭受屈辱的境遇里活下来,需要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智商,而是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是一份真正骨子里的理解与懂得。

4。寂寞孤魂

郭沫若曾经创作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写蔡文姬在路上遇到匈奴左贤王。这位左贤王还挺有眼光,马上就爱上了这位世家才女,对她颇为照顾,然后两个人成亲,还生下了两个儿子,然后被曹操接回中原。故事先悲后喜并以大团圆终结,蔡文姬枯木逢春,重睹芳华。

“妙龄出塞呵泪湿鞍马,十有二载呵毡幕风砂。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薰风永驻呵吹绿天涯。”(郭沫若《蔡文姬》)

郭沫若是诗人,又结合当时抗战风云,文姬归汉自然赋予了一番政治爱国含义,但是历史并不能这么解读,或者说,从女性角度,是不会这样解读的。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后汉书?列女传》)

《后汉书?列女传》只记载文姬“没”于左贤王,可没说两个人结亲,文姬自己的《胡笳十八拍》里亦不肯提起这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提了提心情,“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一个“逼”字足够让当下的言情老祖和言情JJMM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一个强悍的异族男人占有一个汉族才女并爱上她的浪漫传奇。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文姬当时的身份是战俘与女奴,一个匈奴的贵族怎么会娶一个女奴为妻?何况文姬回来是曹操用金璧赎回来的。

只有一个答案,她只是匈奴贵族的一个侍妾。

我们可以这样推断,文姬在路上跟许多妇女一样受了很多侮辱与责骂,但是胡人看她气质非凡,于是献给了自己的领导左贤王。还好,左贤王对她不错,于是她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胡笳十八拍》)。

但是那里毕竟是异乡,与文化发达、物阜民丰的中原和江南地区完全不同,所谓“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为骄奢”、“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胡笳十八拍》)

自然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堪,社会风俗粗鄙(“原野萧条兮烽戎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茸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再加上语言也不同,不要说能和文姬吟诗作对,就是连个能说利落汉语的人都没有(“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她站在大漠苍茫之中,看着日出日落,即使有左贤王的宠爱,即使再也没有毒打和侮辱,她却已失去了灵魂所熟悉的皈依之处。

有人说那是因为不适应当地风俗而想念家乡,这只是第一层意思,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因为她是一个有灵魂的女人,而一个有灵魂的女人是不满意世俗的。

她感到了窒息。

我们常常提起张爱玲与大汉奸加风流浪子胡兰成之恋,在别人眼里那么不堪的一个男人,居然让清净如水的绝世才女如醉如狂。即使他跟别的女人同居,她还给他寄钱养活他。这么懂爱的女人居然爱到了犯贱,为什么?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胡兰成的存在,让她茕茕孑立的灵魂找到了伴侣和归宿,让她不再寂寞和孤单,她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可是文姬谁懂?谁肯跟她吟诗作对,赏花吟月?谁肯跟她读史做传,琴瑟相好?

同去的汉族同伴吗?他们求生尚且不易。

左贤王吗?估计这位仁兄即使懂汉语,也仅仅限于“hello”“yes”的程度。

寂寞,像条大蛇,紧紧缠住了她,缠住了她的身体,也缠住了她的灵魂。“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为传。”(《胡笳十八拍》)

5。文姬归汉

文姬怎么回来的呢?史书这样记载:“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后汉书?列女传》)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他们之间过从甚密。现在天下三分初定,正是外定武功,内修文学,力图文治的时候,因此想起来把亡友的女儿赎回。

人都这样,现在发达了,自然会想起从前旧事,曹操也不例外。曹操从前一直往来于蔡邕府中,可能亦是见过蔡文姬的,也许还有过坐而论道的明月之趣,现在想起故人恻然心动,让她回来,算是对老友的一种报答吧。

当然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曹操是三国杰出的一代霸主,名动天下,雄才大略,做皇帝是够格的,但始终不敢,别人劝他,他还开玩笑“你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但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大权尽在手中,没有做皇帝的想法才叫见鬼。历代如此篡位的实在太多,但是他始终没有这么做,也许是因为内心的那点忠君之情,也许是顾忌天下民心,更多的还是顾忌后世之名。他想留个好名声——就要挑个会写史的人。

蔡邕生前与友人合撰《后汉记》,在流放时上书灵帝“奏其所著十意”,这个所谓“十意”即是“十志”,是“修补《汉书》十志之下尽王莽而止,光武以来唯记纪传,无续志者”(《后汉书?蔡邕列传》)。这是蔡邕在他的老师胡广的指导下经20余年殚精竭虑而撰成的一部半成品。蔡邕一生多难,没能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其文稿也大多散佚。文姬作为蔡邕的女儿,由她来写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还是自己辛苦把她从匈奴那里赎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大将军韩信为何被灭三族

大将军韩信为何被灭三族

韩信

历史中真正的纪晓岚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历史中真正的纪晓岚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纪晓岚,和珅

解读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岳飞都有哪些诗词?

解读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岳飞都有哪些诗词?

秦桧,岳飞

细数曹操的十大功绩与十大恶行

细数曹操的十大功绩与十大恶行

曹操的功绩,曹操的恶行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在后宫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在后宫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

慈安太后,

揭秘项伯最后结局如何 他为何会杀人

揭秘项伯最后结局如何 他为何会杀人

项伯

司马昭的人生低谷与东关之战

司马昭的人生低谷与东关之战

司马昭

曹操为何用薄酒待刘备,重金收关羽

曹操为何用薄酒待刘备,重金收关羽

曹操薄酒待刘备,重金收关羽

和珅为什么被抄家 和珅被抄的罪名是什么

和珅为什么被抄家 和珅被抄的罪名是什么

和珅

分析关羽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

分析关羽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

关羽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关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知音难遇:曹操是最懂蔡文姬的人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