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小时候都听过一鸣惊人的故事: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从此,楚庄王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后来使楚国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而楚庄王本人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那么楚庄王既然如此精明强干,为何要三年才去“一鸣惊人”?

其一,楚庄王不是个昏君,他之所以不鸣不飞,主要是想看看国内外的局势,做昏君容易,也能够分清谁是忠臣,谁是奸佞。此时大家一看楚庄王是个吃喝玩乐的主,谁不想和国君乐呵乐呵,分享一下好处。自然楚庄王也能拿到手下大臣行贿受贿的证据,所谓玩友就是如此。

其二,韬光隐晦。当时楚庄王手下有个大臣,叫斗越椒。官居令尹,这令尹就是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楚庄王年龄小,令尹拿他当小孩,因此玩于股掌之上。楚庄王装傻充愣了许久,自然知道自己身旁哪些是令尹的朋党,哪些是忠于自己的义士。如此,自然知道该采取什么法子来对付敌人。

其三,逼斗越椒造反。令尹斗越椒刚开始以为楚庄王不过是个小孩子,没有什么心思,后来才知道国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于是便想着造反,可惜此时楚庄王早已羽翼丰满,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当然斗越椒顷刻瓦解,做了炮灰,更加历练了楚庄王。

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如此。楚庄王如果是个昏君,无论臣子如何劝谏,也很难凑效,历史上臣子劝谏国君遇害的比比皆是,纣王的叔父比干不就是被剜心而死,如此看来楚庄王之所以要三年“不鸣不飞”,实在是想除去身边的奸佞小人。另外大凡继位的君主,自然有很多功高震主的人,这些人功高势大,不采取点手段,自然难以驾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三国中完美的男人是谁?为何说他是最完美的?

三国中完美的男人是谁?为何说他是最完美的?

三国,完美,男人.赵云

蜀后主刘禅装傻背后的历史真相?只为忍辱负重

蜀后主刘禅装傻背后的历史真相?只为忍辱负重

刘禅,真相,三国

唐少帝李重茂的十八天皇帝从何而来的政绩?

唐少帝李重茂的十八天皇帝从何而来的政绩?

唐朝,李重茂,皇帝,政绩

历史上用情最专一的皇帝是谁?她的皇后是谁?

历史上用情最专一的皇帝是谁?她的皇后是谁?

历史,皇帝,刘秀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太平天国,清朝

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卢绾与刘邦

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卢绾与刘邦

卢绾,刘邦,汉朝

唐德宗的一生中仅用四矛盾记载了功与过吗?

唐德宗的一生中仅用四矛盾记载了功与过吗?

唐德宗,唐朝,功过

“小太宗”唐宣宗:如何从智障人士变成强势帝王

“小太宗”唐宣宗:如何从智障人士变成强势帝王

唐宣宗

明朝的废物皇帝朱由崧:断送了大明的最后希望

明朝的废物皇帝朱由崧:断送了大明的最后希望

明朝,皇帝,朱由菘

后宫乱国:唐肃宗李亨皇后张良娣如何乱国?

后宫乱国:唐肃宗李亨皇后张良娣如何乱国?

唐朝,唐肃宗,张良娣,后宫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