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之误:蔺相如并没有做过相国

京剧中有一个著名的传统剧目《将相和》,这里的“将”就是廉颇,这里的“相”自然就是蔺相如了,于是,许多人就以为历史上蔺相如的官职就是宰相。其实,蔺相如从来就没有做过相。

战国时代,赵国最高的官职称为“相邦”,西汉司马迁写《史记》时,因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改“邦”为“国”,从此“相邦”称为“相国”,简称为“相”。《荀子·王霸》中说,相国是“百官之长”。在当时,相是整个官僚机构的首脑,是国王的辅弼,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蔺相如原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舍人,出身低微。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他因完璧归赵,被赵王拜为上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力挫强秦,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赵惠文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这是《史记》对蔺相如的最后记载,可能不久他就病故了。从蔺相如崭露头角到“病笃”,这期间并没有过为相的记载,只知道他位在上卿,与赵奢、廉颇同列。

那么,蔺相如活动于赵国政治舞台这一段时间里,赵国的相是谁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可见,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才是赵国的相。平原君为赵相在蔺相如当了上大夫之前,卒于孝成王十四年(公元前252年)[一说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在蔺相如病笃之后。平原君“三去相,三复位”的“三”应该是实数。在赵胜“三去相”的时间内,又是谁做赵国的相呢?

《史记·赵世家》记,赵惠文王“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乐毅列传》也说“以相国印授乐毅”。《史记·赵世家》又记,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魏冉来相赵”。又说“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乐毅、魏冉、田单这三人全是“外国人”,授之相印都是一种临时的政治手段,他们为赵相的时间都很短,实权仍在平原君赵胜的手中。以上所述证明,蔺相如活动的时代内,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即使在平原君“三去相”的时间内,为相的也不是蔺相如。

有趣的是,廉颇倒是当过相的。《史记·赵世家》载,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也说“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假,意为代理,暂时的。廉颇做的是代理之相,这时平原君刚死不久,由廉颇暂理国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陶谦,刘备,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防御,外交,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心学,勤王,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古代,宦官,童贯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宋高宗,谋反,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日本,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朱允炆,靖难,明朝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古代皇帝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储位,刘禅,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史弘肇,刘知远,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之误:蔺相如并没有做过相国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