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为何秦始皇死后四年秦国就灭亡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帝国”体制开创性的确立于华夏大地,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吞灭六国的嬴政并没有满足于此,紧接着,五十万秦国大军开往岭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西南夷广泛分布的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均首次纳入中原政权的版图之中。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并越过阴山深入草原,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勇武的草原之王们仓皇的北逃,终秦一世,令匈奴人垂涎的富庶中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星斗——虽是美好却可望而不可及。匈奴北逃后,嬴政停止了征伐的脚步,在北部边塞构筑长达万里的长城,之所以如此,并非秦帝国无力征服,而是华夏目光所及之处,富饶肥沃的土地皆已被征服,其余的只不过是丝毫不值得垂青的穷乡僻壤罢了。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嬴政意气风发地展望未来:朕的江山要一世二世以至万世。在秦始皇的心中,秦国已经存在了六百年,自己建立的秦帝国国运的千秋万世也应是“情理之中”。然而历史以公允无情的现实回击了嬴政的傲慢,他死后的次年,帝国便烽烟四起,他死后三年,刘邦、项羽的军队先后入主咸阳,秦帝国仅存区区15年便轰然倒塌。我们不得不追问,秦帝国是如此的强大,拥有者多达百万的虎狼之师,为何只存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便轰然倒塌?为何说秦始皇是秦国灭亡的真正元凶?

笔者也曾听过与“秦帝国因嬴政而亡”看似雷同却其实有着本质不同的论调,诸如“明朝亡于朱棣”、“东汉之亡实因刘秀”等等,为何说有着本质不同呢,这种言论乍一看洞察感十足,实则是看似聪明的“疯言”,刘秀、朱棣距汉、明之亡两百多年之遥,一个王朝的灭亡因素是极为复杂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类言论实际上是思维惰性的产物,这就如同说你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你妈生了你,要不然你不会犯错一般可笑,对于这类言论,我曾这般回应过:华夏之亡实因轩辕,人类之亡实因蓝藻,宇宙亡于137亿年前之大爆炸。哈哈,以上就当笑话,有些跑题,咱们回归正题,强大的秦帝国为何迅速陨落?

在笔者看来,秦帝国的灭亡实际上是一次“人性的胜利”。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看它是否能够持续繁荣昌盛的一个关键参考点在于这个国家、民族的普通大众是否具有活力,而并非这个国家的政府有多强的军队和警察组织。苏联曾兴盛一时,全球两霸之一,世界共产主义的老大哥,武力昌盛,威势凛然,却一夕之间分崩离析,根本原因在于这个体制是恐怖的,整个社会的声音都噤若寒蝉,普罗大众的思想意识备受压抑。人民充满活力则国家必然充满活力,当一个国家的“屌丝”们都满怀奋发之心时,这个国家的未来无疑是明亮宽广的。

而嬴政恰恰犯了这个致命错误,他的施政理念中,严重缺乏“人性”,甚至于将人文关怀视作仇敌。他将整个帝国当做了一架冰冷的机器,在这个机械体系中,社会底层的人民只能做没有情感的螺丝钉,“皇帝”傲立于金字塔顶端,驾驭着一切,不仅普通百姓,哪怕是体制内的高官勋贵,也只是食君之禄的臣仆,整个国家都要以皇帝的意识为核心。

将追求“仁、礼”的儒家、追求“大同兼爱”的墨家等有独立意识的诸子百家们视作恨不能挫骨扬灰的仇雠,人民只能学习医学、农学等技术类的学说,“耕战”从一出生便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主要生活内容,这样的社会体制之下,底层人民注定是压抑的,应有的人性活力无时无刻不被压制,纵然政府拥有再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只是坐在火山口上。

当然,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也很容易看到六国贵族旧势力在推翻暴秦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说秦朝的灭亡就是简单的六国复辟。亡国旧势力固然是隐患,假若说秦帝国施行的是仁政,没有底层人民的追随顺应,那么纵然旧贵族们再过不满也难以成事,要知道,在反抗暴秦的整个过程中,是陈胜吴广这样的屌丝们率先登高一呼,当反秦大潮涌起时,六国旧贵族才得以抓住时机起事反秦的,而并非六国旧贵族们率先起兵抗秦接着人民响应追随。在秦亡汉兴之后,皇帝换成了屌丝出身的刘邦,而诸如韩信彭越等这些秦国底层平民均封王封侯,他们在新建政治权利格局中较之曾经尊贵的旧贵族王子王孙们无疑更具分配优势,“功”与“劳”是对等的,这充分显露出秦帝国的致命失误在于缺乏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人民是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生机的情感人,绝非嬴政建构的冰冷机械组织中无情感意识的工蚁。所以当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秦帝国的寿命事实上已然终结。

人类数千年的无数王朝兴衰故事,已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什么组织、没有什么政党、没有什么政权江山能千秋万世、永存不灭,一个优秀的政权的根本目标应是为人民谋福祉,而并非追求政权统治的稳固与否。当千百年后,“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后辈们能真切的肯定某个历史时期政权的历史作用,这才是这个政权最有意义的价值,将政权统治的稳定当作根本无疑是舍本逐末,望有司思之。同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声呐喊,在人类整个历史中始终回荡,作为普罗大众的诸君,也当时时思之,如今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机遇无处不在,只看是否去主动把握,当社会的底层平民充满活力,当屌丝们进阶上层改变命运的意志,那么可以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然走上了宽广坦途。“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曾说过“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会好的超出想象”这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未来就在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三国中完美的男人是谁?为何说他是最完美的?

三国中完美的男人是谁?为何说他是最完美的?

三国,完美,男人.赵云

蜀后主刘禅装傻背后的历史真相?只为忍辱负重

蜀后主刘禅装傻背后的历史真相?只为忍辱负重

刘禅,真相,三国

唐少帝李重茂的十八天皇帝从何而来的政绩?

唐少帝李重茂的十八天皇帝从何而来的政绩?

唐朝,李重茂,皇帝,政绩

历史上用情最专一的皇帝是谁?她的皇后是谁?

历史上用情最专一的皇帝是谁?她的皇后是谁?

历史,皇帝,刘秀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太平天国,清朝

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卢绾与刘邦

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卢绾与刘邦

卢绾,刘邦,汉朝

唐德宗的一生中仅用四矛盾记载了功与过吗?

唐德宗的一生中仅用四矛盾记载了功与过吗?

唐德宗,唐朝,功过

“小太宗”唐宣宗:如何从智障人士变成强势帝王

“小太宗”唐宣宗:如何从智障人士变成强势帝王

唐宣宗

明朝的废物皇帝朱由崧:断送了大明的最后希望

明朝的废物皇帝朱由崧:断送了大明的最后希望

明朝,皇帝,朱由菘

后宫乱国:唐肃宗李亨皇后张良娣如何乱国?

后宫乱国:唐肃宗李亨皇后张良娣如何乱国?

唐朝,唐肃宗,张良娣,后宫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揭秘历史:为何秦始皇死后四年秦国就灭亡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