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北击匈奴第一名将:战略影响两千年

李牧,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李牧的军事生涯主要可以分为2个阶段,长平之战前,李牧一直是赵国北方边境的守护神。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南方强秦的威胁日益突出,而北方匈奴的威胁却基本已被李牧消除,所以李牧被召回到了邯郸政治中心,顶替了出走的廉颇,开始统帅赵军主力对抗秦国的入侵。

李牧优秀的战术修养和名将风采在平定匈奴的袭扰的战役中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以匈奴为代表的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战争如何取胜,一直都是历代汉族军队的超级难题。不过早在2200多年前的名将李牧就给出了几乎完美的答卷。战略方面,以守为攻,瓦解匈奴的战略意图,简单说就是不野战,据险而守。把游牧骑兵的机动性和骑射优势化为无形,暴露匈奴骑兵攻坚不利的劣势,使匈奴意图劫掠的战略目标始终无法达成。同时加强练兵激励士卒的报国杀敌之心,等到匈奴懈怠时,突然给予致命一击,重创匈奴主力,给予沉重的教训后,继续守护边境。

这就是以守为主,以攻辅之的总体战略思想。这个战略在最大限度的打击匈奴的同时(让你抢不着),又降低了自己的消耗(古代战争,防守永远都比进攻的消耗小的多)。应该说这个战略是当时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最佳战略,2000年以后的明朝守护神袁崇焕再现了这一经典的战略思想。在他面前,八旗铁骑毫无作为,即使到了明朝灭亡的那天,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后的精锐,八旗劲旅也没能踏进山海关一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公元前244年的春天,准备多时的李牧决定一劳永逸的给匈奴致命一击。引诱匈奴单于王亲率10万大军来会战,赵军以战车阵配合强弓硬弩正面迟滞,挫败匈奴骑兵冲锋的锐气后,以13000精锐骑兵两翼齐飞,钳形包围疲敝的匈奴军,大获全胜,,匈奴军几乎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这次经典的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对骑兵军团的包围歼灭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创造了步骑结合对抗骑兵的全新战术。为历代中原王朝所效仿。

1600多年后,大明军队就是再现了这步骑结合的经典战术,击溃了横行天下的蒙古铁骑。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陶谦,刘备,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防御,外交,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心学,勤王,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古代,宦官,童贯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宋高宗,谋反,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日本,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朱允炆,靖难,明朝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古代皇帝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储位,刘禅,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史弘肇,刘知远,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战国时代北击匈奴第一名将:战略影响两千年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