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大将杨师厚:最后个能震慑李存勖的朝中柱石

杨师厚(?-915),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颍州斤沟(今安徽太和)人。唐天复三年(903),迫降王师范。后梁开平三年(909),袭取长安(今陕西西安)破刘知俊军。破李存勖军而解晋州(今山西临汾)之围。乾化三年(913),助朱友贞即帝位。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邺王。乾化五年(915)三月,于镇州(今河北正定)病逝。

杨师厚是安徽人,年轻时在唐东南面副招讨使李罕之手下做事。杨师厚虽然勇猛非常,但得不到李罕之的重用,只能是个小兵。884年,李罕之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就向李罕之要兵。李罕之就把一百多名士兵送给了李克用,这里面就有杨师厚。

不久,杨师厚逃到了朱温那里。朱温任命他为曹州刺史。

903年七月,杨师厚跟随朱温在歧下与李茂贞交战,杨师厚大败李茂贞。不久,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在青州反叛,唐昭宗命朱温讨伐王师范,朱温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师厚。经过了三场战役,王师范被打败投降。904年,杨师厚已被朱温授予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之职。

这个时候的杨师厚已经成为五代时期最强大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唐末的政局。

接着就是905年八月的襄阳之战。杨师厚与另一位五代时期优秀的武将赵匡凝在襄阳附近的童山展开了一场决战,杨师厚打败了赵匡凝。

朱温让唐昭宗任命杨师厚为襄州节度使,将一大半主力交给他经营襄州,杨师厚在朱温称帝前修筑了南罗城。

907年,朱温称帝,将杨师厚提拔到了最显要的武将位置。此时朱温正在跟晋王李氏开战。杨师厚每每成为开战先锋,其所带领的军队是朱温最看重的精锐。

911年,朱温挥师讨伐晋王李氏。杨师厚打赢了枣强之战。这场战役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攻进城后,杨师厚因为愤恨城内守军的顽强,进行了三天的屠城。

枣强之战胜利后,河北被朱温控制。朱温就回到东都,命杨师厚驻扎在魏州,防备晋王李氏。

唐时,镇守魏州的将领称为魏博节度使,由于其拥有强悍的天雄军,所以又称其节度使为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镇守魏州时,虽然拥有强大的后梁精锐部队,但由于朱温的猜忌,他并没能出任魏州的军节度使。但朱温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下手,就被儿子朱友珪杀掉了。

杨师厚在魏州“积极响应”,杀掉了魏州牙将,把节度使罗周翰赶出了魏州。朱友珪只好封他为天雄军节度使。

就在这一年(公元912年),杨师厚招募牙军数千人,加强军事训练,号“银枪效节军”。这成了一支在五代时期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朱友珪想干掉杨师厚。于是,他以议事为名让杨师厚来京。杨师厚的幕僚劝他不要去,杨师厚冷冷一笑:“我二十多年来帮朱家打天下,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现在如果不去,不就是证明我有私心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他不会也不敢把我怎么样。”于是杨师厚率大军来见朱友珪,朱友珪惊惧,不敢对其下手。

朱友珪因行径恶劣行径不得民心,他的弟弟朱友贞准备造反。密谋中,朱友贞的幕僚赵严进言:“想要成为皇帝,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招抚魏州的杨师厚。他如果同意,此事必成;他如果不同意,即使你把皇帝干掉,你的皇帝之位也会转瞬即逝。”

朱友贞就派了人去找杨师厚,杨师厚令王舜贤去洛阳与朱友贞商量有关事宜。然后又派兵进京,在滑州驻守,以阻挡有可能帮助朱友珪的援军。使朱友贞顺利地杀掉朱友珪。

朱友贞一登基,就封杨师厚为邺王,并且,在诏书中都不提其大名,对其极其惧怕。

杨师厚在镇州大搜百姓钱财和性命,把镇州搞成了比皇城还要堂皇,但对后梁却是忠诚得很。后梁皇帝既十分惧怕控制军队的杨师厚,又不敢对其下手。

915年三月,杨师厚在镇州病死。皇帝朱友贞追赠他为太师,并且废朝三日,在宫中大肆庆祝他的死。就在杨师厚死后不久,朱友贞把镇州分为二镇,想把杨师厚的兵力分散。但“银枪效节军”立刻投降了李存勗。后梁因此失掉了河北,不久就亡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蹩脚的政治秀 辕门射戟是给自己掘了一坟

吕布,陶谦,刘备,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汉武帝,防御,外交,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心学,勤王,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古代,宦官,童贯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宋高宗,谋反,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日本,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朱允炆,靖难,明朝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战死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是谁

古代皇帝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刘封,储位,刘禅,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后汉,史弘肇,刘知远,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后梁大将杨师厚:最后个能震慑李存勖的朝中柱石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