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后代 揭秘曾国藩的子孙后代现今在何处

曾国藩的后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成曾国藩的后代。

曾国藩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而且巨,尽管史学界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但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早已被社会公众所欣赏。他所留下的《家书》,不仅影响了曾氏家族的好几代人,旧时代的读书人也几乎人手一册。即使在当代,由各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曾国藩家书》作品,仍很受读者的欢迎。能够感动读者的,除了书中那些通俗而亲切的家训格言之外,那就是还有一个成功的、且最具说服力的家教案例:湘乡曾氏文化世家。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是湖湘文化世家的典型代表,构成这个文化世家主体的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

在科举考试时代,这个人才群体中有秀才、监生、优廪生、优贡生、举人、进士达20余人。废除科举考试之后,这个人才群体中有160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少人还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学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除曾国藩、曾国荃等因军功受到清政府封赏外,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以驻英、法大臣兼驻俄大臣的身份,于1879年赴俄谈判,据理力争,收回伊犁南境地区五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还有曾约农、曾宝葹、曾宪森等翻译家,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在数学方面:曾国藩次子曾纪鸿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曾纪鸿的后裔曾广钧、曾昭权、曾昭桓、曾宪源、曾宪琪,以及曾国潢的玄孙曾宪澄(美国史蒂芬斯学院数学系硕士),第六代孙曾卫(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南京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等都精通数学,他们或以数学为专业,或供职于与数学相关的公路、铁路、电机、采矿、计算技术等行业。

在化学化工方面:曾国华之孙曾广植(又名广锜),先后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味道化学理论的创始人。曾广植两儿一女,分别以化学气体元素命名。长子曾昭氚,留美化学硕士和工商硕士;次子曾昭氙,留美化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女儿曾昭氕,美国俄亥俄州玄大学化学博士。此外,曾广植的次媳容勤奋也是留美化学博士、芝加哥大学Loyala大学博士后;女婿孙永奎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工博士。可以说,曾广植这个家庭已成为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中新兴的化学世家。曾国潢之曾孙曾昭抡,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文化艺术方面: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杭,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前曾任长沙华中美术学校校长。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篆刻书法家,台湾文化大学教授;玄孙曾宪涤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法西斯细菌》剧中饰演主角,后导演多部电影。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曾聘为澳门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联合国文教委员;玄孙女曾宪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玄孙曾宪棨,美国奥克兰加州大学大众传媒学硕士,台湾“国防电视制作中心”主任。此外,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书法艺术上大都造诣颇深,如曾国藩、曾国荃、曾国潢、曾国华、曾纪泽、曾纪鸿、曾纪芬、曾广钧、曾宝荪、曾约农、曾昭燏等,其中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昭燏的书法艺术成就尤高,后人以书法家视之。

在军政与实业方面: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钅荣在国民党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国潢的曾孙曾昭承,哈佛大学经济科硕士,曾任台湾工矿公司总经理;曾孙曾绍杰,既是书法家,又曾担任台湾电力公司董监。

在医学方面有曾宝菡,她是曾国藩之曾孙女,广济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济医学院儿童骨科部主任。曾宪森是曾国藩的玄孙,曾在湘雅医学院任教,其女儿沈一(随母姓),北京海淀医院护士长。曾宪文是曾宪森的弟弟,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洛阳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他的女儿曾利,河南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曾宪文的孙女曾子凌,河南新乡医学院毕业,医师。曾宪衡亦曾国藩玄孙,湖南医学院教授……曾国藩直系六代,从事医务工作者多达18人。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国葆玄孙曾宪订,是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任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分院院长。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从事医务工作者近30人。人称“杏林世家”。

此外,在农业科技方面有曾宪朴,他是曾国荃之玄孙,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澳大利亚大学终身教授,建国后任四川农学院教授,是我国园艺学会第一任理事长,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在铁道交通方面,有曾昭桓和曾昭亿,都是曾国藩之曾孙。曾昭桓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铁路土木工程系,归国后先后任复旦大学广西大学、交通大学教授;曾昭亿毕业于南洋大学铁路管理科,先后聘为湖南大学教授、长春商专教授。在电机学方面有曾昭权,他是曾国藩之曾孙,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毕业,建国前后任湖南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大人才群体中,有一批杰出的女性人才。除前文中已提及到的曾昭燏、曾昭氕、曾宝菡、曾昭懿、曾宪楷外,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同叶剑英结婚,1946年曾任邓颖超的秘书,建国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国华之孙女曾广镛,创办长沙淑慎女校;曾国藩之曾孙曾宝荪,创办长沙艺芳女校;曾宝荀,主持长沙艺芳小学。此外,在曾氏文化世家的女性人才群体中,还有三位才女媳妇。一位是郭筠,曾国藩的儿媳,曾纪鸿的夫人,其父郭沛霖与曾国藩为同科进士;二位是刘鉴,她是曾国荃的儿媳妇,曾纪官的夫人,她的祖父是清嘉庆朝大学士刘权之;三位是陈光璐,曾国潢的儿媳妇,曾纪梁的夫人,她的祖父陈岱云与曾国藩为同科进士。这三位才女媳妇对曾氏文化世家的形成和发展所取的促进作用较大。另外,曾氏家族女儿所生之子,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如:聂其杰,是曾国藩之女曾纪芬与丈夫聂缉椝之子,建国前曾为上海总商会会长;俞大维,是曾国藩孙女曾广珊与丈夫俞明颐之子,1946年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部长”;张庚,是曾国藩曾孙女曾宝菱与丈夫姚源伦之子,建国后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这些杰出人才,可以视为湘乡文化世家人才群体的外延。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起源于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形成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历经八代,至今已有160余年。在此160余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清代后期短暂的“中兴”、帝制的终结、民国的动荡、建国后三十年的折腾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这个以耕读传世、军功起家的文化家族在此社会巨变之际,也饱经风霜,深深地烙下时代的印记。这个文化大家族中,有因同情戊戌六君子而服毒自杀的曾广和;有在抗战中血洒疆场的曾昭正;有出于民族义愤投笔从戎的曾昭鏻;有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革命家曾宪植。也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曾昭懿和曾宪洛等。对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来说,160余年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被摧毁,而且正以一种蓬勃之势向前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奇迹。目前,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但都能以曾国藩的故乡湘乡为文化的发源地,说明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血脉仍在这个家族中流淌。在湘乡文化世家成员中,无论是本籍还是客居他乡,无论是从政还是执教,也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彼此保持着一种平等、友好、相互尊敬的亲情关系。

第二,人才集中度高,文化跨度大。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由一个家庭而衍生如此多的人才,在湖南几乎是唯一的,在全国也是少有。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跨度大,其学术成果既有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创新,如史学、考据学、书法篆刻艺术等,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新的开拓,如数学、化学、医学、电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既有继承曾氏家学渊源的一面,更具有开拓创新的一面。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某些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学术成就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成就除了成员个人的学术成果外,还创造了丰富的服务社会的文化成果。教育成果方面从创办私塾、书院、翻译馆、女子学校、职业学校,到管理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选拔幼童出国,甚至到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藏书成果有包括思云馆、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在内的富原堂藏书楼。刻书成果包括《国朝学案》、《孟子要略》、《圣哲画像记》、《船山遗书》,以及创办晚清时期的各种官、私书局,等等。这些文化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之所以能绵延八代,之所以能造就如此庞大的人才群体,之所以能创造如此丰富的文化成果,关键是这个家族有完整的文化理念,即治家理念,而且曾氏家族的治家理念和治家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

耕读,是中国传统的治家理念,也是中国文人所理想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织;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是中国耕读文化的景仰者,他在家庙的神位旁张贴一联:“敬祖宗一炷清香,必恭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曾国藩后来将其祖父的耕读实践归纳为八字,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就是曾族家族的“治家八诀”。曾国藩将其祖父的“治家八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加以提升,提出了以“耕读孝友”既为途径又为目标的治家主张。他在与诸弟的信中说:天下官宦之家,多只能一代享用,能庆延一二代者鲜;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他希望曾氏家族成为耕读孝友之家。曾氏家族之所以能成就文化世家,在于曾氏后裔谨守耕读孝友的理念,并不断将“耕”与“读”的内涵加以扩展。

曾氏文化世家将耕读孝友作为治家理念,实际上向其子孙后代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做事与做人同等重要。“耕读”可以代表做事,做事要有做事的态度。曾星冈、曾麟书以及曾国藩兄弟等对如何做事均有论述,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勤”,或者“早”。这个兴旺的家族,必定是个勤劳家族。“孝友”可以代表做人,做人更有做人的艺术。曾星冈、曾麟书以及曾国藩兄弟对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如何恭敬师长同僚、如何关心部属幕宾、如何友爱兄弟子侄、如何睦谊乡党邻里,也都有大量的论述。勤、早、孝、友是曾氏家族传家的法宝。

第二个法则是:发展要以继承为基础。“耕读”二字来说,“耕”是基础,是谋生存;“读”是提高,是谋发展。“孝友”二字来说,“孝”是对前辈的继承,“友”是对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努力提高,重视继承,讲究发展,这应该是这个家族发展为文化世家的着力点。

第三个法则是:家族的发展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耕读孝友的本义来说,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耕的本义是耕田,它的社会意义是指某种劳动,教书的称作“舌耕”,写作的称作“笔耕”,即使是思想家的思考,也是一种耕耘,所以汉代杨雄《法言》说:“耕道而得道”。社会发展了,耕的手段和对象都要随时代进步。耕、读、孝、友,同样必须跟上社会的进步,甚至走在时代的前列,家族的文化才能发展。

正是基于对上述三个基本的思考,我们在本书中没有对曾氏文化世家的人才群体作个案研究,而是从思想与文化要素的层面,来分析曾氏文化世家的发展状态,以及所取得的文化成就。耕读孝友是湘乡曾氏文化世家家训中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并不私秘,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的公开展示。至于这种核心价值为什么能在曾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曾氏家族是否另有一套文化密码,我们正在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上太平公主真正的死因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上太平公主真正的死因

太平公主,唐朝,唐朝公主

秦始皇生母 揭秘秦始皇嬴政生母赵姬的介绍

秦始皇生母 揭秘秦始皇嬴政生母赵姬的介绍

秦始皇生母,嬴政

历史上的李陵 揭秘史上真实的飞将军之孙李陵

历史上的李陵 揭秘史上真实的飞将军之孙李陵

历史上的李陵,李陵

乾隆身世之谜 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乾隆身世之谜 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乾隆,身世,揭秘

光绪的生母 光绪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介绍

光绪的生母 光绪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介绍

光绪的生母,光绪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 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 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北宋,寇准

杨广的妃子 探秘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妃子资料介绍

杨广的妃子 探秘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妃子资料介绍

杨广的妃子,杨广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真相揭秘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真相揭秘

白素贞,身世

胤祥生母 揭秘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生母是谁?

胤祥生母 揭秘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生母是谁?

胤祥生母,康熙

乾隆的妃子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列表简介

乾隆的妃子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列表简介

乾隆的妃子,乾隆,妃子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曾国藩的后代 揭秘曾国藩的子孙后代现今在何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