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先行者张汤:从小审老鼠的天生法律人

【审老鼠出身的大法官】

张汤是今陕西长安县人,从小受父亲影响,熟悉法律条文,很有法律天赋。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得到提升,在审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一鸣惊人,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之后与赵禹一起编定《越宫律》、《朝律》等书。

张汤执法严酷,但很会做官。他审理案件时,一方面注意法制影响,一方面总打着儒家经典的大旗,因此很得汉武帝赞赏。作为御史大夫,张汤参与了汉武帝时期的很多重大改革,比如货币改革、盐铁国营等。汉武帝对他十分信赖,一度架空了丞相,国家大事基本上是由他和汉武帝一起商量裁断。不过,树大招风,张汤也因此受到诬蔑,最后不得不自杀。他死后大家才发现,他的家产都是依靠薪水积累而来,是个难得的清官。

【审判老鼠的断案神童】

汉代的县丞是县里头掌实权的人物,虽然职务比县令低,但却掌管一县的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各项工作。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县的县丞,张汤整天跟随着父亲,把县丞的行为处事暗中学了不少。

有一天,张父出门,让年幼的张汤看守家门。年幼被人欺,没想到连老鼠也欺负人,张汤在家的时候,家里的肉被老鼠偷吃了。张父回来之后十分生气,把张汤狠打了一顿。张汤挨了打,马上找到老鼠洞,一边用烟熏,一边开挖,终于捉住了老鼠,老鼠洞里还有不少吃剩的肉。

张汤把老鼠大打了一顿,然后学父亲审讯犯人的样子,记录下口供,还核对证据,一套审讯程序和经验丰富的老狱吏写的没有一点差别。张父又惊又喜,以后便让儿子帮忙写判案文书了。

张汤虽然算是神童,但他的家庭背景让他难以因此获得出路。张父死了以后,张汤依靠父亲的关系,在长安县做了个小吏。

【烧冷灶打入权贵圈】

长安县紧挨着首都,所以时常会关押某些重要的囚犯。张汤因此结识了一些权贵。

周阳侯田胜担任九卿时,因获罪被关押在长安县。张汤没有嫌弃他是犯人,还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尽力帮助他。后来田胜不但被释放,还被封侯。因为这段危难之交,他很看重与张汤的友谊,也了解张汤的才华,便到处推荐他,把他引入到权贵圈子里。

朝中有人好做官,张汤因此职务不断提升,先后在内史府和宁成两个部门任职,表现优异,便被推荐给了丞相,工作也调到了茂陵,负责建造皇帝的陵墓,这可是个肥缺。

张汤在各个职位上都表现得很称职,因此,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时,便延聘张汤做秘书,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武帝,后者让他担任御史,主要工作是处理诉讼。

恰好当时发生了著名的陈皇后巫蛊事件,武帝希望能长生不老,对诅咒自己的人极端痛恨,张汤处理案件时雷厉风行,严究了所有涉案的嫌疑犯。案子审理完毕,张汤马上得到了武帝的认可,同时升了官,担任太中大夫,负责制法。

在这段职务生涯中,他结识了另一位法官赵禹,两人一起制定了许多法令,来监督官员的行为。武帝对此很满意,张汤和赵禹因此都被擢升,前者担任廷尉,后者担任少府,照料皇帝的日常生活。两人的职位都属于九卿之一,十分尊荣。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

张汤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待人接物十分老到,即使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能笑脸相对。在工作上,张汤也从不马虎,他用心揣摩武帝的心意,力争让上下全都满意。

武帝时代统治的特色是外儒内法,表面上说的是儒家的一套,但实际施行都是按照法家路子来。张汤知道这一点,因此在组建廷尉府的时候,招揽了不少儒士,尤其是学习武帝喜欢的《尚书》、《春秋》等著作的人。对于大案件,总用这些经文来解释。

上奏给皇帝的案件,他一定把案件的由来以及断案的依据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判罚获得武帝肯定,他便把判决写下来,并写到法令里面,以备后来参考,同时也能显示出武帝的睿智。如果武帝认为判罚不公正,他便揣摩武帝的意思,说自己的下属里有某某曾经如此建议过,可惜自己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过错。倘若某个判决得到武帝的赞扬,他也从不居功,总是如实说这是某个部门的某某写的,用这样的方法,他向武帝推荐了不少人才。

张汤手下的官员,有的人执法严厉,有的则比较温和。遇到案件时,他就揣摩武帝的心理,武帝厌恶的人,他就让执法严厉的人主持工作;武帝想要宽免的人,他就让执法温和的人处理。因此他的发落总能让武帝满意。

张汤很注意官场礼貌,礼尚往来从不缺礼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他办案时对豪强世家特别严厉,对待小家小户则常施恩惠。因此虽然他执法严酷,但名声还不错。在他的引导下,他手下的酷吏都懂得与经学大师拉关系,丞相公孙弘对此甚为满意。武帝对他也信任有加,提拔他为御史大夫。

【武帝的法制专家】

汉武帝时期的法制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王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对内需要打压诸侯王、豪强权贵,对外需要对抗匈奴。北方的匈奴长期威胁着王国的安全,汉武帝之前一直靠和亲屈辱来维持,即使这样,仍不时会遭到抢掠。汉武帝再也难以容忍匈奴了,觉得和亲政策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是养虎为患。不过,打击匈奴之前,先要把朝廷的反对声音消除。对此,习法的张汤对于汉武帝就异常重要了。

另外,打击匈奴需要钱,张汤提出许多经济政策,比如制造银币、发行五铢钱,以及由国家垄断利润丰厚的食盐和钢铁生意,发布了许多打压排挤大商人的法令等等。张汤提出的方法类似现在的国营企业,效益不高可以想像,但这种手段让汉武帝赚了不少钱,因此张汤很得武帝的青睐。张汤生病时,汉武帝亲自跑去看望,可看出对他的重视程度。

匈奴在汉代总是骚扰一段时间就跑来要求和亲。有次,匈奴人又来提亲,儒家博士狄山大谈和亲的好处,又抨击汉武帝征讨匈奴花费太多,得不偿失。张汤马上指责狄山没有见识,看不到征伐的好处。为了压制内部的反对声音,汉武帝把狄山派去守卫边塞,后者去了不到一个月,就被匈奴人给杀了。从此以后,再没有大臣敢提和亲了。

【清廉法官也有弱点】

张汤受宠时间不是很长,他担任御史大夫七年以后,就被抓了起来。

张汤有一个政敌叫李文,经常故意找张汤的碴。张汤的心腹鲁谒居查访到李文身上不干净,便匿名告发他。李文的案子落到了张汤手里,他轻易地判了李文死刑,消灭了这个死对头。因此,张汤对鲁谒居十分器重,后者生了病,张汤不但亲自去看望,还为他按摩脚。

张汤审理的案件太多,得罪的大臣不少,这些人千方百计打击张汤。上述事件张汤虽有过错,不过最多算公报私仇,李文自身也确实有罪。不过,毕竟这让反对他的人得到了一个突破口。

赵王刘彭祖依靠造铁发财,张汤提倡的造铁国营方案得罪了他,他一直盯着张汤,告发张汤与下属鲁谒居关系过于亲密。当时鲁谒居已经死了,鲁谒居的弟弟误解了张汤,因而揭发张汤与其兄联手加害李文。因此,武帝派人调查张汤。

这时,张汤的另一个政敌丞相庄青翟也出手了,他指使自己的三位长史,诬蔑张汤与朋友田信一起囤积居奇,利用职权牟利。汉武帝听了以后很生气,派人去训斥张汤。

汉代的法令不仅严酷,也很奇怪。官员犯了罪,不管是贪污也好,什么都好,如果在皇帝抓他之前能够自杀谢罪,一般便不会再追究他的责任,因为大家觉得他还有骨气。

正是这种习俗,让张汤不得不自杀。他死了以后,家中财产竟未超过五百金,证明了他的清廉。汉武帝知道了以后,马上派人去调查诬蔑张汤的人。朱买臣等三个长史都被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也畏罪自杀。

汉武帝觉得对不起张汤,因此对张汤的儿子张安世多加照顾。张安世后来被封为"富平侯",一直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上太平公主真正的死因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上太平公主真正的死因

太平公主,唐朝,唐朝公主

秦始皇生母 揭秘秦始皇嬴政生母赵姬的介绍

秦始皇生母 揭秘秦始皇嬴政生母赵姬的介绍

秦始皇生母,嬴政

历史上的李陵 揭秘史上真实的飞将军之孙李陵

历史上的李陵 揭秘史上真实的飞将军之孙李陵

历史上的李陵,李陵

乾隆身世之谜 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乾隆身世之谜 历史上乾隆真正的身世大揭密

乾隆,身世,揭秘

光绪的生母 光绪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介绍

光绪的生母 光绪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介绍

光绪的生母,光绪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 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 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北宋,寇准

杨广的妃子 探秘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妃子资料介绍

杨广的妃子 探秘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妃子资料介绍

杨广的妃子,杨广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真相揭秘

白素贞的身世之谜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真相揭秘

白素贞,身世

胤祥生母 揭秘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生母是谁?

胤祥生母 揭秘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生母是谁?

胤祥生母,康熙

乾隆的妃子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列表简介

乾隆的妃子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列表简介

乾隆的妃子,乾隆,妃子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中国法学先行者张汤:从小审老鼠的天生法律人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