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终身误》误了谁的终身?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红楼梦》成功地描写了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终身误]、这支曲子.婉转缠绵地唱出了这一悲剧。这首曲子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便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运。“终身误”,意为误了终身。此曲以贾宝玉的口气,唱出了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曲子运用一一对照的手法,写宝玉在“金玉良姻”与“木石前盟”两种对立的婚姻中所作的选择:写宝玉婚后念念不忘已死去的林黛玉;写宝钗婚后的冷落和难堪。开头两句是写贾宝玉的选择,“金玉良姻”写的是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在封建时代用世俗的眼光看来,门当户对,他俩的婚姻是相当美满的。有金锁的皇商小姐和有通灵宝玉的贵族公子婚配,就像金玉一样匹配,是“天配姻缘”。所以“金玉良姻”象征着封建婚姻。

“木石前盟”指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据小说第一回介绍,宝玉是青梗峰下的顽石转化、人格化。黛玉是灵河畔的绛珠仙草的精魂。前世她曾誓言,要以一生眼泪来偿还甘露之惠。这“木石前盟”又是自由爱情的象征。在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奉为天经地义婚姻法则的时代,贾宝玉选择的却是“木石前盟”,追求的是自由爱情婚姻。在“都道是金玉良缘”的普遍看法下,他坚定只念“木石前盟”,并作为自己终生的信念。一直到他被迫与宝钗结婚以后,他还是思念“木石前盟”。这既是对爱情的忠贞誓言,也是对封建婚姻的一声呐喊。

以下两句写宝玉对钗、黛两个对立形象的选择。其中以“山中高士”来比喻宝钗具有封建淑女最标准的品格。我们知道,薛宝钗是一个自觉维护封建礼教的正统派形象。她常劝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因此受到贾府统治者的喜爱,被捧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承担了改造宝玉叛逆性格、拯救家族颓败命运的任务。“晶莹雪”,“雪”与薛谐音,表现了宝钗的突出性格,即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自觉地按着封建礼教的要求去做人、稳重平和,善于控制自己,做到“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的处事哲学是“罕言寡语,一味装愚,恩分随时,自云守拙。”她从来不做一件妨碍人的事,也从来不说一句刺激别人的话。她的一言一行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是在理智的框架里,将利害得失反复的权衡、精细的盘算之后,再以平静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表达出来。她年纪虽轻,但迷惑力却很大。可以说,她是个善于迷惑别人的利己主义者。由于她的伪装,人们往往只看到她稳重、和谐的一面,只看到她贤惠识大体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她在稳重冷漠的形势下,对世俗利益的那种狂热之心。她的两句俗语深得人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发自她内心深处的独白,也透露出她那勃勃的野心。她不是一个对世俗利益冷漠的人,她有青云之志——入宫;入宫不成,她就要登上宝二奶奶宝座。这里,她不是为了获得爱情,而只是要解决婚姻。为达到这一目的,她奉迎讨好,博得了贾家人的欢喜,连赵姨娘这样的人都赞扬她。我们看,薛宝钗是把对现实的孜孜追求,化为不动声色的“真人”品性,以冷漠的心志,达到了送我上青云的目的。甚至在丫环金钊被迫跳井以后,她也冷漠地对王夫人说:“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我们看,这是践踏着屈死者的身体去讨好统治者的恭维。她不仅会做人,还善施小惠,拉拢人。当平儿因贾链两口子吵架受委屈、有冤无处诉,她面授机宜,教授奴才哲学。“晶莹雪”给人的那种冷森感觉,确实表现出了封建正统派的性格实质。这是一个冷漠而有福气的封建统治者——冷美人。

和薛宝钗对立的林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判逆者。黛玉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她在性格、为人处事方面正好与宝钗形成相反对照。“宝钗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亦未见冷淡之态,行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浓密之情,行诸声色。”她的真情实感藏得很深。黛玉却是锋芒毕露,是非常直率地表达情感和对人。黛玉是直率、率直的做人、大胆地追求爱情。宝钗虽喜欢宝玉,也有那么一份爱,但藏得很深,不轻易表露。正因如此,宝钗才被封建社会这一典型环境所容而黛玉不被环境、统治者、家长们所容。宝钗能与环境熔成一片,黛玉却在所处的环境中孤立无援,尽管这样黛玉也不改初衷。

这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宝玉到底选择谁、选择什么?他把黛玉视为知己,选为终身伴侣,爱她、器重她,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思想作基础,都是封建的叛逆者。他和宝钗之间则有着横隔,可以说宝玉对宝钗有着根本的隔阂。宝钗以仕途经济规劝宝玉,要他攻读八股文,留意于孔孟之间,济身于经济之道;要在外头大事上做功夫,不要在内围厮混。宝玉将这些说成是:“混帐话。”并明确表示,林妹妹压根就不说这些话。她若说,我早就和她生分了。宝玉这番话恰巧被黛玉听见了,她感到自己眼力不错,宝玉确实是知己。林黛玉的身世很悲惨、不幸,但她所选择的是爱她的人、终身理解她的人,这一点黛玉又何其有眼力。

宝玉在被迫与宝钗结婚后,他对志不同、道不合的宝钗也只是保持着夫妻的名分;宝钗最后虽得到了宝玉,但并没得到宝玉的感情。宝玉对不幸早逝的黛玉始终不忘,他的态度又是多么坚定。这支曲子从侧面透露了宝钗婚姻的悲剧,宝钗婚后的精神待遇仍是孤独、冷落。宝玉把和宝钗的结合看成是人间悲剧,叹为深深观止。而且他认为既使宝钗像古代妇女孟光那样把饭碗举到齐眉来侍候丈夫那样、敬重宝玉,他也到底意难平。对黛玉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使他的感情永远无法平静。宝钗是“金玉良姻”的获得者,也是封建婚姻的牺牲者,取名[终身误],误了终身,更折射出曹雪芹对封建传统观念大胆的、深刻的批判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聊斋志异中虚拟人物聂小倩篇中男主人公宁采臣简介

聊斋志异中虚拟人物 聂小倩篇中男主人公宁采臣简介

聊斋志异,聂小倩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昆仑派何足道简介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昆仑派何足道简介

何足道

吴月娘的心机到底有多可怕给潘金莲下套等着她来

吴月娘的心机到底有多可怕 给潘金莲下套等着她来

西门庆,金瓶梅

【北史·杨津传】文翻译,杨津字罗汉,少端谨

【北史·杨津传】文翻译,杨津字罗汉,少端谨

杨津传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大意失荆州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大意失荆州内容简介

三国,大意失荆州

【王罴性俭率】原文翻译,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王罴性俭率】原文翻译,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王罴性俭率】

张飞暴躁,怒鞭督邮,为啥不杀死督邮?

张飞暴躁,怒鞭督邮,为啥不杀死督邮?

张飞,怒鞭督邮

三国演义中到底谁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中到底谁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

剑圣何足道为何被人低估,他的真实武功水平堪比神雕五绝?

剑圣何足道为何被人低估,他的真实武功水平堪比神雕五绝?

剑圣,何足道

历史上此人在三打祝家庄,立下大功,但是结局让人心痛

历史上此人在三打祝家庄,立下大功,但是结局让人心痛

三打祝家庄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的《终身误》误了谁的终身?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