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在那?大观园时候真的存在

《红楼梦》问世以来,便有人开始寻找大观园的地址,书中线索多从林黛玉自扬州进京开始。可是,书中的京城是指南京还是北京?第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书中写的是“金陵贾府”,大观园又是元春省亲时建造,那么大观园自然应在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乾隆时期,有个名叫明义的人写了《题红楼梦》诗20首,其中有一首诗小序中提到了大观园:“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造,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随园是诗人袁枚建造的一处园林,他也趁机应合着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于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那么,随园是不是曹家原先的园林呢?

据史料记载: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父亲曹瞓因“骚扰驿站”罪而被抄家,几代人苦心经营58年之久的府第易主,清廷任命内务府郎中隋赫德接替了曹瞓的职务,后又把曹家的产业赏给隋赫德享用。清政府垮台后,从曹家的档案资料看,“隋家前即曹家故址”,据说隋赫德对曹家的主宅进行过改造,或许这就是“隋园”的由来。可惜这处“隋园”挂牌时间不长,隋赫德也因贪污受贿而被抄家。不久,江宁知府袁枚看中了这处房产,乾隆十三年(1748年),他出大价钱买下了“隋园”,然而又觉得布局不合己意,进行了改头换面的建设,并易“隋”为“随”,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随园诗话》,使这个地方的名气随之大增。

有人考证,当年袁枚所造“随园”的地理位置即今南京市广州路西侧,东起干河沿、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现在青岛路和上海路之间尚有“随园街道”,可见,昔日随园之规模是何等可观!以上这些说法可谓有根有据,比较符合“曹家故址”变化情况。再从曹雪芹自身,少年时代他在江宁(今南京)老家度过,对于风月繁华的场面记忆犹新,后来写《红楼梦》时,很容易把本应属于自家的“隋园”当作“大观园”的原型,这样写起来得心应手,复旧出新,因而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不过,著名红楼梦研究专家周汝昌先生却不赞成以上看法,他在《红楼梦新证》中说:“袁氏的话毫无根据,所谓向壁虚造,信口开河。”周先生的这一观点所否认的不仅仅是袁枚一人,连明义、裕瑞两人的说法也靠不住了。

第二种说法:“大观园”的原型既非南京旧时的“随园”,而是在北京。清代道光年间胡大镛提供了“大观园”应在北京的一条资料,他在自己的五律《雨后得古香北地书柬书尾》一诗的小序中写道:“来书云:访古,得《红楼梦》中大观园故址,晤老衲,为赖大耳孙,是真闻所未闻。”古香时居北京,给胡大镛写信报告了访得大观园故址的消息,遗憾的是他未说出在北京什么地方。其后,谢道隆在自己诗注中明确指出“十汊海,或谓即大观园遗址”。到了近代徐珂编《清稗类钞》时则肯定地说:“京师后城之西北,有大观园旧址,树石池水,犹隐约可辨。”

《红楼梦》第18回薛宝钗有首七律诗,其中有这样一条线索:“芳园筑向帝城西”,循着这条线索向北京城西寻找,果然找到了“大观园”的原型——恭王府中的“萃锦园”。周汝昌先生在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中提出了这一看法,获得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响应。吴柳先生在1962年发表《京华何处大观园》一文,他认为“恭王府是大观园遗址”。并举例说这里的后花园里有“有座戏楼,看得出那是清初的建筑,恭王后人溥濡先生是名画家,他住的那座房子,是雍正年代的建筑”。当然,仅此一处,似犹不足,吴先生又启发性地说:凡游历过恭王府的人,如果按《红楼梦》上的大观园去寻找,都可在这里看见“潇湘馆”、“怡红院”,甚至连凤姐的“后楼”、贾琏偷娶尤二姐的“花枝巷”也不难找到,真是各有其所,无不逼肖。

恭王府是清代有名的毫华府第,它座落在北京城西北,左依什刹海,后临后海沿。这里原先可不是什么王府,而是清代权臣和糰的私宅,始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竣工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历时9年,耗银无算,是当时京城数一数二的豪宅。后来和糰被褫职下狱,家产抄没,这处豪宅成了乾隆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磷的王府。咸丰二年(1852年),道光第六子奕NFDB1又住了进来。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封为恭亲王,从此这里才名正言顺地成了“恭王府”。自和糰之后,恭王府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和改建,但大体上未超出原有的规模、布局和形制。

恭王府的“萃锦园”确实很像《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但从这座王府的历史来看,它又不可能是“大观园”的原型。因为曹雪芹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就已辞世,他死后13年和糰才修建这处私宅(即后来的恭王府),曹雪芹怎么可能以此作为“大观园”的原型来描写呢?当然更不知道同治年间仿造“大观园”了。应该说恭王府“萃锦园”是照“大观园”的模样加以仿建,而决不是曹雪芹照着它来描写《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据记载,同治年间,恭亲王对此曾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在改建此园时,恭亲王有意按“大观园”的意境设计和施工,如其中的“渡鹤桥”、“沁秋亭”、“诗画舫”、“浣云居”等,大都照抄照搬曹雪芹的“设计”。由于当时《红楼梦》一书已广为流行,不仅“久为名公巨卿赏鉴”,连慈禧太后都十分喜爱;恭亲王位列名公巨卿,且文化根底不浅,他不可能不知道《红楼梦》。对于《红楼梦》的“大观园”,恭亲王心向往之,模仿建造借以自娱,从而把纸上的描绘变成了现实。由于恭王府的规格很高,它和荣国府的身份十分接近,人们很容易把二者等同起来。在京城,只有这座王府花园最接近《红楼梦》中的那所毫宅,因而人们就把它当成了“大观园”的原型。

第三种说法:北京没有大观园原型。《红楼梦》第2回里有这样一段:“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涸润之气。”这是贾雨村对冷子兴介绍南京荣国府及其花园时说的话。脂砚斋因而批道:“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取用‘西’字。”如此说来,脂砚斋主人心中的“大观园”,即是昔日曹雪芹家中的西花园。

其实,《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并非历史记载。《红楼梦》作者在创作这部巨著时,必然是对许多园林、景观的“综合”和“想像”,“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并非一定要有实指。正如曹聚仁先生在《小说新语》中所说:“大观园是拿曹家的院落作底子,而曹家的府院,有北京的芷园,南京、扬州、苏州的织造府,都是大观园的蓝本。同时,曹雪芹生前所到过的园林,都可以嵌入这一空中楼阁中去,所谓‘大观’也不妨说是‘集大成’之意。不能看得太老实,却也并非虚无缥缈的。”曹先生的这番话很有道理,看看“大观园”之奇情异景,天上人间皆备,从古至今少有,说是神仙府第也不为过。然而,它只是《红楼梦》作者心中的“大观园”,是高度概括中国园林艺术的典型创造,现实中并没有“大观园”的原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聊斋志异中虚拟人物聂小倩篇中男主人公宁采臣简介

聊斋志异中虚拟人物 聂小倩篇中男主人公宁采臣简介

聊斋志异,聂小倩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昆仑派何足道简介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昆仑派何足道简介

何足道

吴月娘的心机到底有多可怕给潘金莲下套等着她来

吴月娘的心机到底有多可怕 给潘金莲下套等着她来

西门庆,金瓶梅

【北史·杨津传】文翻译,杨津字罗汉,少端谨

【北史·杨津传】文翻译,杨津字罗汉,少端谨

杨津传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大意失荆州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大意失荆州内容简介

三国,大意失荆州

【王罴性俭率】原文翻译,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王罴性俭率】原文翻译,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王罴性俭率】

张飞暴躁,怒鞭督邮,为啥不杀死督邮?

张飞暴躁,怒鞭督邮,为啥不杀死督邮?

张飞,怒鞭督邮

三国演义中到底谁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中到底谁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

剑圣何足道为何被人低估,他的真实武功水平堪比神雕五绝?

剑圣何足道为何被人低估,他的真实武功水平堪比神雕五绝?

剑圣,何足道

历史上此人在三打祝家庄,立下大功,但是结局让人心痛

历史上此人在三打祝家庄,立下大功,但是结局让人心痛

三打祝家庄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在那?大观园时候真的存在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